
包邮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青藏高原科考访谈录(1937-1992)
1星价
¥29.9
(3.5折)
2星价¥29.9
定价¥8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556809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17-09-01
- 条形码:9787535568090 ; 978-7-5355-6809-0
内容简介
《青藏高原科考访谈录(1973-1992)/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选择孙鸿烈等若干参加过青藏科考队员为访问对象,通过他们的回忆,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的青藏高原科考经历、相关的研究活动和国际交流。《青藏高原科考访谈录(1973-1992)/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选择的访问对象包括考察队负责人和参加考察的不同学科的主要人物,具有代表性。他们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层面,再现了青藏科考的艰辛历程。
目录
孙鸿烈序
1 人类科学考察史的伟大壮举
我参加青藏考察的情况
要有中国人自己的研究成果
“文革”开始,考察停顿
1973年开始大规模综合考察,成果颇丰
进入攀登计划和“973”计划,使青藏高原理论
研究向纵深发展
2 翻开青藏高原地层书篇
60年代后期的青藏考察
1967年的考察经历
“登峰造极”的报道
1976年的考察经历
媒体评论
20世纪50年代以前,要“话说青藏高原”,需要阅读德文、法文、俄文、英文的书藉,而我们自己的先行者们所留下的脚印是那样稀少而难以寻找。50年代之后,我们对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连续不断。一批一批的科学考察队员们,在默默前进的旅途中,在艰苦的攀登中,在寻探生命进化的沉思中,在风餐露宿的惊险行程中,已经一步一步地把青藏高原变成为世界科学研究的一个亮点。
30年来这壮丽的画面,这激动人心的情节,让我们再重新放映一遍吧!让它给广大读者和科考队员们以交流心声的机会。对我们来说,那是永远不会再回来的心声。而对于读者们来说,那是永放光芒的青藏高原的青春。
——刘东生
1 人类科学考察史的伟大壮举
我参加青藏考察的情况
要有中国人自己的研究成果
“文革”开始,考察停顿
1973年开始大规模综合考察,成果颇丰
进入攀登计划和“973”计划,使青藏高原理论
研究向纵深发展
2 翻开青藏高原地层书篇
60年代后期的青藏考察
1967年的考察经历
“登峰造极”的报道
1976年的考察经历
媒体评论
20世纪50年代以前,要“话说青藏高原”,需要阅读德文、法文、俄文、英文的书藉,而我们自己的先行者们所留下的脚印是那样稀少而难以寻找。50年代之后,我们对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连续不断。一批一批的科学考察队员们,在默默前进的旅途中,在艰苦的攀登中,在寻探生命进化的沉思中,在风餐露宿的惊险行程中,已经一步一步地把青藏高原变成为世界科学研究的一个亮点。
30年来这壮丽的画面,这激动人心的情节,让我们再重新放映一遍吧!让它给广大读者和科考队员们以交流心声的机会。对我们来说,那是永远不会再回来的心声。而对于读者们来说,那是永放光芒的青藏高原的青春。
——刘东生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温瑾(1955—),籍贯重庆。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曾任《科学时报》高级编辑、《中国科学周报》主编。现任国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曾获《光明日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星奖”和《科学时报》特别奖等。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她们
¥16.0¥46.8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1¥15.0 -
到山中去
¥9.1¥30.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