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1星价 ¥92.2 (7.2折)
2星价¥92.2 定价¥1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58576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B5
  • 页数:264
  • 出版时间:2023-06-01
  • 条形码:9787030758576 ; 978-7-03-075857-6

本书特色

本书探讨了有效教学、教学后方法时代的文化现实主义和折衷主义、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行为目标描述法、教师技能培养中的教学内容知识和技术教学内容知识等重要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对汉语教学的流派、模式和教学设计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从教学的普遍规律方面阐述了如何衡量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活动设计。下篇主要研究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相关特点及研究,包括语音教学、汉字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文化教学。从学生的学习规律方面阐述了对教师基本教学技能的要求,并进一步探讨外语教学或称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一些普遍特征。

目录

目录丛书序前言**章 绪论 1**节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概念 1一、母语(本族语)、外语与传承语(祖语) 1二、**语言和第二语言 3三、双语与多语 4四、习得与学习 4第二节 学科发展:从“对外汉语教学”到“国际中文教育” 6一、对外汉语教学 6二、对外汉语教育学 7三、汉语国际教育 9四、国际中文教育 12第三节 培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宏观意识 15一、语言观—教什么与相关教学策略 16二、语言教学观—怎么教与相关教学策略 17三、语言习得观—怎么学与相关教学策略 19参考文献 22第二章 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法时代和后方法时代 25**节 第二语言教学原理、教学流派、教学方法 25第二节 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法时代 26一、强调自觉掌握语言规则的认知派 26二、强调习惯养成的经验派 29三、强调情感体验的人本派 35四、强调交际运用的功能派 36第三节 后方法时代和文化现实主义 39一、后方法时代的三个参量 40二、后方法时代的十大宏观策略 40三、师生角色的变化 41四、文化全球化 43第四节 后方法时代关注内容的教学法 45一、沉浸式教学法 46二、基于内容教学法 47三、课语整合式教学法 49四、真实语料教学法 50第五节 欧洲、美国的外语学习标准和中国国际中文教育标准 52一、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框架性共同标准 52二、美国5C 外语学习标准 53三、国际中文教育标准的发展:从“大纲”到“标准” 54参考文献 58第三章 有效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 60**节 有效教学 60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60二、有效教学的要素 61三、有效教学的关键 63第二节 国际中文教师专业发展 63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64二、国际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实现对策 66三、国际中文教师发展的模式 66四、实现国际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67第三节 国际中文教师标准与考试 70一、国际中文教师标准的发展 70二、国际中文教师考试 73参考文献 76第四章 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78**节 教师教学能力 78一、教师教学能力的组成 78二、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技巧 79三、教学内容知识与技术教学内容知识 83第二节 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方式 83一、课堂观摩 83二、微格教学 87三、教学反思 109四、行动研究 117参考文献 119第五章 国际中文教学设计 122**节 教学设计的系统观 122一、教学设计的定义 122二、教学设计的三个层次 123三、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程序 125四、教学设计相关案例 130五、对教学设计的评估 142第二节 教学目标 143一、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教学目标 143二、国际汉语教学课程教学目标 145三、课堂教学目标的特征 146四、教学目标的描述法 149第三节 以成果为导向的逆向教学设计 150一、成果导向 150二、逆向设计的定义和步骤 151三、逆向设计的理念 152四、逆向设计的案例 153参考文献 158第六章 国际中文课堂教学实施与活动 160**节 课堂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活动 160一、教学活动的定义和分类 160二、教学活动的教学环节 161三、语言点教学活动的教学步骤 163四、教学活动组织的原则 164第二节 课堂活动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166一、教学活动的理论基础 167二、课堂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168三、课堂活动设计的要素 170四、课堂活动设计的环节 170五、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评估 171第三节 课堂活动设计案例 172一、汉语教学的课堂活动设计分类 172二、不同教学内容的课堂活动案例 173三、不同教学环节的课堂活动案例 181第四节 课外活动 186一、课外活动的相关理论 186二、国际中文教育常见的课外活动分类 188参考文献 189第七章 国际中文课堂教学组织管理 191**节 教学组织 191一、教学内容组织 191二、班级组织 192三、课内外活动组织 193四、沟通交流 193五、突发事件应变 194第二节 课堂管理 195一、课堂环境管理 195二、课堂纪律管理 199三、课堂时间管理 201四、课堂问题行为管理 201第三节 线上教学的组织管理 202一、课前制定针对网络教学的课堂管理规则 203二、利用技术手段记录学生上课表现 203三、增强线上课堂活动互动方式 203参考文献 204第八章 国际中文教学评价 205**节 国际中文教学评价的定义和作用 205一、国际中文教学评价的定义 205二、国际中文教学评价的三个层面 206三、教师评价素养 206第二节 多元的教学评价观 207一、全过程评价 207二、多维度评价 208三、多形式评价 208四、多主体评价 211五、多标准评价 213第三节 积极反馈和纠正性反馈 214一、积极反馈 214二、纠正性反馈 215第四节 作业和测试 216一、作业 216二、测试 217参考文献 221第九章 国际中文教学中的教学资源 223**节 教学资源的定义和作用 223一、教学资源的定义 223二、教学资源的分类 223三、学会选取、运用、建设教学资源的重要性 224四、国际中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225第二节 国际中文教育教学资源 227一、教学资源类型 228二、教学内容类型 232第三节 如何搜索、选取、运用网络教学资源 235一、Big 6信息问题解决模式 235二、Big 6的流程及案例 236三、选择、运用教学资源的原则 237参考文献 239后记 241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珺,女,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1977年4月出生,籍贯湖北,中山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习得。近年来的研究兴趣有留学生与本土教师的身份认同研究、专门用途汉语的教学资源与课程开发、技术辅助教学。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主编教材一套3本、专著1本,参与编写教材与著作多本。曾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和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访学,赴韩国大邱大学作为交换教授进行交流。获2018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