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906125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5
- 出版时间:2023-08-01
- 条形码:9787569061253 ; 978-7-5690-6125-3
内容简介
本书是研究近代成都平原乡村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变迁的学术专著。该书以成都平原为研究区域,分章对成都平原的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地权结构与佃农比例、租佃制度与农民经济、近代土地政策与制度改良、市场结构与农民生活、乡村女性与家庭手工业、民间信仰与民国政府相关控制等问题作深入探讨,以此考察长江上游传统农业社会的近代转型,并得出结论:近代成都平原乡村社会并非铁板一块,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层次,不同层次的农民有着不同的生活境遇,乡村社会随着政府推行各种改良措施缓慢地改变着,并在20世纪中叶以后发生了巨变。该书对成都平原乡村社会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区域社会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解释,同时为乡村社会研究展示了独特的剖面。
目录
绪论
**章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
**节生态环境
第二节土地利用
小结
章地权结构与佃农比例
节地权结构
节佃农比例
小结
第三章租佃制度与农村经济
节佃农的构成
节地租形态
第三节押租
第四节土地的转佃与经营
小结
第四章国家政策与制度改良
节民国时期佃农地位与民国的佃农政策
节租佃制度改良:“二五减租”与农地减租
小结
第五章市场结构与农民生活
节施坚雅的基层市场社区理论
节基层市场与农民生活
第三节乡村生活的固守与变迁
小结
第六章乡村女与家庭手工业
节女的市场活动是否受到
节基层市场中的女人数
第三节女在基层市场中的表现
第四节基层市场与女的家庭手工业
小结
第七章民间信仰与控制
节何为“”
节民国对“”的态度
第三节民国温江县档案中反映的对“”活动的控制
小结
结语
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德英: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中国近代区域社会经济史、共和国史、三线建设史。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目前在研重大攻关项目:三线建设历史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 余剑秋: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 刘凡: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生。 王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攀枝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研究。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寻味中国
¥22.0¥38.0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22.6¥39.0 -
中国馔馐谭
¥17.0¥23.0 -
柏杨作品-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10.6¥26.0 -
茶经(黑白版)
¥10.3¥48.0 -
门外文谈
¥16.1¥38.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6.5¥22.0 -
经典常谈
¥6.2¥14.8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溥仪偷运国宝
¥5.2¥26.0 -
知识分子的幽灵
¥18.7¥39.8 -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14.4¥28.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中国古代官制
¥11.3¥25.0 -
古代家训精华:文白对照
¥7.5¥18.0 -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
¥24.8¥68.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8¥26.0 -
东瀛印象记
¥20.1¥35.0 -
千曲川风情:岛崎藤村散文集
¥18.0¥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