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化视野下高新技术园区社会发展研究

包邮现代化视野下高新技术园区社会发展研究

¥55.6 (7.1折) ?
1星价 ¥55.6
2星价¥55.6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67432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8
  • 出版时间:2023-09-01
  • 条形码:9787513674324 ; 978-7-5136-7432-4

内容简介

从高新技术园区崛起到园区社会的建构,是世界性现代化进程中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各类高新技术园区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参与下,通过精心培育园区的创新环境和推进持续创造协同作用的社会建构过程,使所创造的新的产业空间得以不断扩展,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得以不断完善,经济的、社会的、行政的、组织的、文化的等方面的社会协同作用日趋增强。自改革开放以来由高科技产业化所造就的园区社会,不仅成为所在城市或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为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注入了强大的发展活力,体现着发展的现代性和社会进步的意义,为中国社会学本土实践和理论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观察的社会空间和全新的研究领域。我国高新技术园区是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急剧变革条件下的产物。由于不同的国家限于特定的历史传统会选择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迁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选择的现代化道路,其理论依据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动力来自日益深化的全方位改革,因而它所引发的社会变革是空前的。高新技术园区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进程。我国园区不再单纯是高科技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的经济组织形式,而是以新型社会样式存在,又特具现代性特征的园区社会实体。对园区社会的理解和认识是社会学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从社会学理论视角认识园区社会特有双重转型的社会现实问题,揭示园区社会不同领域及不同方面的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达到对园区社会更加清晰的理性认识,有助于解决园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园区现代化进程中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展开社会调查和实证研究,不仅有助于解决园区社会的发展难题,而且可以为园区社会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书以园区社会作为特定研究对象,以世界性的现代化进程作为时代背景,以当代中国现代化关键时期的园区建设经验为根据,从社会学视角考察园区社会在高科技产业化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探究园区社会社会建构以及良性运行等基本问题。从高新技术园区崛起到园区社会的建构,是世界性现代化进程中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各类高新技术园区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参与下,通过精心培育园区的创新环境和推进持续创造协同作用的社会建构过程,使所创造的新的产业空间得以不断扩展,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得以不断完善,经济的、社会的、行政的、组织的、文化的等方面的社会协同作用日趋增强。自改革开放以来由高科技产业化所造就的园区社会,不仅成为所在城市或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为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注入了强大的发展活力,体现着发展的现代性和社会进步的意义,为中国社会学本土实践和理论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观察的社会空间和全新的研究领域。我国高新技术园区是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急剧变革条件下的产物。由于不同的国家限于特定的历史传统会选择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迁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选择的现代化道路,其理论依据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动力来自日益深化的全方位改革,因而它所引发的社会变革是空前的。高新技术园区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进程。我国园区不再单纯是高科技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的经济组织形式,而是以新型社会样式存在,又特具现代性特征的园区社会实体。对园区社会的理解和认识是社会学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从社会学理论视角认识园区社会特有双重转型的社会现实问题,揭示园区社会不同领域及不同方面的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达到对园区社会更加清晰的理性认识,有助于解决园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园区现代化进程中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展开社会调查和实证研究,不仅有助于解决园区社会的发展难题,而且可以为园区社会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书以园区社会作为特定研究对象,以世界性的现代化进程作为时代背景,以当代中国现代化关键时期的园区建设经验为根据,从社会学视角考察园区社会在高科技产业化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探究园区社会社会建构以及良性运行等基本问题。

目录

目录
导言
**节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高新技术园区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三节研究的基本框架与思路 **章高新技术园区营造的园区社会
**节高新技术园区是一个现代化社会实体
第二节园区社会特具现代性的社会发展
第三节中国园区的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 第二章园区社会建构与社会运行
**节园区社会建构的社会学研究
第二节园区社会运行的状况与现实条件
第三节影响园区社会良性运行的因素分析
第四节促进园区社会良性运行的思路 第三章园区社会运行与创新文化建设
**节园区社会文化建设的特征
第二节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创新文化
第三节创新园区文化的功能价值和意义
第四节依托文化力量促进园区社会良性运行 第四章园区社会城市化与市民化
**节园区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化
第二节园区城市化进程中的市民化问题
第三节影响园区农民市民化的因素
第四节推进园区农民市民化的途径 第五章园区社会民主化与法制化
**节我国高新技术园区民主化与法制化建设
第二节园区建设中的民主政治建设问题
第三节园区建设中的民主法制建设问题
第四节加快园区民主化与法制化建设的对策 第六章园区社会服务与新型社区建设
**节园区社会建构与社会服务创新
第二节园区社会聚集与新型社区建设
第三节园区社会新型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创新园区新型社区建设的政策取向 第七章园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
**节加强园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园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第三节加强社会建设,推动园区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第四节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实现园区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第八章园区社会风险与社会保障
**节园区社会发展中的社会风险分析
第二节防范园区社会风险的社会保障机制
第三节中国园区社会保障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第四节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园区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九章园区社会秩序与社会控制
**节社会控制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园区社会控制的必要性及其特点
第三节园区社会控制的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
第四节构建完善的社会控制体系,维护园区良好的社会秩序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周琳琳,郑州大学法学硕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教研室主任,河南省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主持建设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2门和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主持厅局级科研项目6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及地市级各项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篇;参与撰写著作2部;主持完成校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3项,发表教改论文2篇。2018年、2019年获得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2020年获得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