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9466732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6
- 出版时间:2023-08-01
- 条形码:9787519466732 ; 978-7-5194-6673-2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西方法治方法理论的溯源与梳理,从法律方法视角解读西方历史上法学家眼中深奥的法治涵义,观察中西不同的多元文化中的共通与对话、差异与竞争,找寻我们的文化定力位置,同时吸收其他法治文化有益的营养,从而使全球多元法治文化得以合理各安其位,实现不同文化间的真正的对话、互补和提升。本书主要包含智能信息社会中的法律推理、多元法律 文化中的共通与对话、多元法律文化中的差异与竞争、智能信息时代的网络女性主义法学、智能信息时代的科技向善等方面内容。
目录
**章智能信息社会中的法律推理
一、迈向智慧司法中的类案推理
二、法治治理中不同主体的法律推理
三、司法行为中的干扰与推理纠偏 第二章多元法律文化中的共通与对话
一、忧郁中的欢乐:治愈伤害与重建幸福
二、真诚的交往行动和对话理论 第三章多元法律文化中的差异与竞争
一、格劳秀斯的强国法律命题证路
二、走向对话与交往的法律共识
三、智能信息时代保护中国经济的法律转型 第四章智能信息时代的科技向善
一、智能信息时代对法律方法的影响
二、人权视角的e-knowledge获取权
三、社交网络对于个人隐私的挑战
四、智能信息时代新兴法律问题 第五章智能司法的辅助创新与不足
一、预防性法律制度何以为宜
二、注重关怀与沟通的在线调解
三、步入互联网时代的在线法院
四、马锡五审判方式对智能司法的价值 第六章游学在云时代的法律花园
一、法学知识与职业的跨领域整合
二、法学教育中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
三、智能信息时代法学专业的混合式学习
四、智能教育与智慧育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董青梅,女,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北政法大学社会政策与社会舆情评价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法系与文明研究院研究员,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西北政法大学基层社会法律治理研究创新团队”成员,陕西省“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九三学社陕西省委法律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九三学社智库成员,陕西省法学会法律文化研究会理事。先后在西北政法学院法律系、西北政法学院研究生院学习,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台湾中正大学等校访学。主要学术领域:法理学、西方法律思想、信息法学、法律文化。在《齐鲁学刊》《西北大学学报》《法学杂志》《理论导刊》《法律方法》《青海社会科学》 《河北法学》《人民法院报》《法治周末报》等刊物上发表文章70余篇。
-
文言浅说
¥11.0¥24.0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第二性Ⅰ//2021新定价
¥33.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