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022565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82
- 出版时间:2023-10-01
- 条形码:9787100225656 ; 978-7-100-22565-6
内容简介
《国际汉语教育史研究》由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创办于,2020年正式创刊,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研究学刊的创办将进一步推动世界范围内对各国汉语教育史的文献发掘整理和研究进展,开辟一个展示本领域研究动态与近期新成果的学术阵地。目前设立历史研究、文献整理、教材研究、语法研究、词汇研究、语音研究、词典研究、国别汉语教育史研究等栏目。每年出版两辑。本辑收入14篇论文,分为特稿2篇,教材研究2篇,语体研究2篇,训诂学视域研究2篇,历史研究1篇,词汇音韵语法研究3篇,当代中国汉语教育史访谈1篇,会议综述1篇。
目录
作者简介
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历史哲学的重建》(三联哈佛燕京丛书);《中国和欧洲宗教与哲学交流史》(东方出版社),《西方早期对汉语学习调查》(主编,大百科出版社);《中外哲学交流史》(主编之一, 湖南教育出版社),《本色之探:20世纪中国基督教文化学术论集》,(主编之一 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出版社),《传教士汉学研究》,大象出版社,《欧美汉学的历史与现状》(编 大象出版社),《他乡有夫子:汉学研究导论》(编,外研社)。同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李真,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博士。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及传教士汉学研究等。 近年来,已出版西方汉学名著译著一部《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瑟研究》(约30万字,大象出版社,2009);参与合编《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调查》(第二作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国际汉语教育史》(商务印书馆,2009)、《西方汉学十六讲》(外语教学与出版研究社,2011)等书。多次受邀参加领域内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在《国外社会科学》、《世界汉语教学》、《国际汉学》、《汉学研究》、Chinese Studies of Leuven University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相关中英文学术文章二十余篇。
-
乡土中国
¥18.5¥26.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偏见
¥21.8¥56.0 -
文言浅说
¥11.0¥24.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9.5¥39.8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22.5¥49.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性心理学
¥26.7¥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44.0¥50.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21.0¥42.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