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930685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5
- 出版时间:2023-09-01
- 条形码:9787109306851 ; 978-7-109-30685-1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宁波茶文化的形成,隋唐五代、宋元、明代、清代时期宁波茶史的概略介绍,以及现代宁波茶文化发展情况,把宁波茶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勾勒。其中对重要茶文化遗存,特别是越窑茶器、茶事文献、历史名茶、禅茶文化、历史贡茶、名家茶书、中外茶业技术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收集与研究,广泛搜集众多与宁波茶事息息相关的中外历史文化资料,综合汇总,尽展眼底,史料丰富,论证严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广大读者查阅资料,寻找历史提供方便。
目录
总序
绪论
**章 宁波茶文化的形成
**节 宁波产茶历史悠久
一、余姚六千年前已有茶文化遗存
二、东汉宁波已有茶具出现
三、陆羽《茶经》奠定余姚地位
第二节 晋代宁波茶史略述
一、西晋杜育《舜赋》赞誉越窑茶碗
二、西晋宁波茶叶茶事已有文献记载
第二章 隋唐五代宁波茶史略述
**节 宁波茶业至隋唐已经兴起
一、《茶经》记载唐代宁波已为国内产茶地之一
二、唐代宁波已有公认名茶
第二节 隋唐五代宁波茶文化发展迅速
一、两本早于《茶经》问世的古籍
二、越窑茶具独领风骚
第三节 唐时宁波茶禅文化已交融
一、国内高僧推动茶禅发展
二、唐代宁波已成为海上茶路启航地
三、唐时宁波成为茶禅东传门户
第三章 宋元宁波茶史略述
**节 宋代宁波茶业发展迅猛
一、农业经济总体得到发展
二、茶业发展到新高度
第二节 宋代宁波将茶禅文化发展至巅峰
一、重显禅师重整雪窦禅寺
二、虚堂师徒共同传播茶禅文化
三、宏智正觉创立默照禅
四、普济编撰禅宗史经典
五、荣西将宋茶东传日本
六、道元仿宋在日建立永平寺
七、高丽义通弘扬茶禅文化20年
八、高丽义天创立高丽天台宗
第四章 明代宁波茶史略述
**节 宁波茶业抓住机遇转型发展
一、明代宁波贡茶停贡让百姓脱离苦海
二、明代宁波茶树栽培方式的创新
三、提高了茶园的管理技术
四、制茶方法的变革
第二节 名家茶书在全国茶史中有重要地位
一、屠隆《茶说》
二、闻龙的《茶笺》
三、屠本睃《茗笈》
四、罗廪的《茶解》
五、鄞县万邦宁《茗史》
六、鄞县薛冈《茗笈序》《天爵堂笔馀》《天爵堂文集》
七、明奉化知县徐献忠《水品》
第三节 明代名人茶事
一、朱舜水日本传播茶文化
二、屠隆茶歌唱龙井
三、黄宗羲与《鄞江送别图》
第五章 清代宁波茶史略述
**节 清代宁波茶叶对外贸易盛衰转换
一、鸦片战争前宁波设浙海关
二、海禁和闭关政策未能阻止宁波成为海交重镇
三、鸦片战争后宁波成为近代茶叶集散中心
四、外茶竞争和战争影响导致宁波茶业衰退
第二节 中外茶业技术交流
一、叶隽的《煎茶诀》在日本影响深远
二、刘峻周宁波移茶至苏联
三、郑世璜赴印锡考察茶业
第三节 完美结合的茶文化载体
一、陶瓷茶具是*常见的茶文化载体
二、紫砂壶将艺术性和实用性完美结合在一起
三、玉成窑紫砂壶独领风骚
第六章 现代宁波茶文化发展略述
**节 抗战前后宁波茶业受创严重
一、宁波茶业与平水茶关系密切
二、两次统购使宁波茶业惨遭灭顶
三、抗战结束后宁波茶业渐渐复苏
第二节 当代宁波茶业聚焦科技稳步发展
一、新中国茶业政策扶持恢复宁波茶叶生产
二、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稳步增加
三、茶场及茶企开始步入现代化、产业化、生态化
四、茶树品类繁多且品种优良
五、名优茶得以恢复并创新开发
六、宁波茶叶供销势头良好
第三节 宁波茶文化兴起助力茶产业发展
一、成立宁波茶文化促进会
二、宁波茶文化活动成绩斐然
三、饮茶悟道推广茶艺
四、回味茶俗意蕴悠长
五、茶馆茶亭扬茶风
六、茶文化艺术百花绽放
七、宁波茶具金名片有传人
八、茶文化宣扬正当时
九、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十、延长茶叶产业链发展茶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附录 宁波茶文化促进会大事记(2003-2021年)
后记
绪论
**章 宁波茶文化的形成
**节 宁波产茶历史悠久
一、余姚六千年前已有茶文化遗存
二、东汉宁波已有茶具出现
三、陆羽《茶经》奠定余姚地位
第二节 晋代宁波茶史略述
一、西晋杜育《舜赋》赞誉越窑茶碗
二、西晋宁波茶叶茶事已有文献记载
第二章 隋唐五代宁波茶史略述
**节 宁波茶业至隋唐已经兴起
一、《茶经》记载唐代宁波已为国内产茶地之一
二、唐代宁波已有公认名茶
第二节 隋唐五代宁波茶文化发展迅速
一、两本早于《茶经》问世的古籍
二、越窑茶具独领风骚
第三节 唐时宁波茶禅文化已交融
一、国内高僧推动茶禅发展
二、唐代宁波已成为海上茶路启航地
三、唐时宁波成为茶禅东传门户
第三章 宋元宁波茶史略述
**节 宋代宁波茶业发展迅猛
一、农业经济总体得到发展
二、茶业发展到新高度
第二节 宋代宁波将茶禅文化发展至巅峰
一、重显禅师重整雪窦禅寺
二、虚堂师徒共同传播茶禅文化
三、宏智正觉创立默照禅
四、普济编撰禅宗史经典
五、荣西将宋茶东传日本
六、道元仿宋在日建立永平寺
七、高丽义通弘扬茶禅文化20年
八、高丽义天创立高丽天台宗
第四章 明代宁波茶史略述
**节 宁波茶业抓住机遇转型发展
一、明代宁波贡茶停贡让百姓脱离苦海
二、明代宁波茶树栽培方式的创新
三、提高了茶园的管理技术
四、制茶方法的变革
第二节 名家茶书在全国茶史中有重要地位
一、屠隆《茶说》
二、闻龙的《茶笺》
三、屠本睃《茗笈》
四、罗廪的《茶解》
五、鄞县万邦宁《茗史》
六、鄞县薛冈《茗笈序》《天爵堂笔馀》《天爵堂文集》
七、明奉化知县徐献忠《水品》
第三节 明代名人茶事
一、朱舜水日本传播茶文化
二、屠隆茶歌唱龙井
三、黄宗羲与《鄞江送别图》
第五章 清代宁波茶史略述
**节 清代宁波茶叶对外贸易盛衰转换
一、鸦片战争前宁波设浙海关
二、海禁和闭关政策未能阻止宁波成为海交重镇
三、鸦片战争后宁波成为近代茶叶集散中心
四、外茶竞争和战争影响导致宁波茶业衰退
第二节 中外茶业技术交流
一、叶隽的《煎茶诀》在日本影响深远
二、刘峻周宁波移茶至苏联
三、郑世璜赴印锡考察茶业
第三节 完美结合的茶文化载体
一、陶瓷茶具是*常见的茶文化载体
二、紫砂壶将艺术性和实用性完美结合在一起
三、玉成窑紫砂壶独领风骚
第六章 现代宁波茶文化发展略述
**节 抗战前后宁波茶业受创严重
一、宁波茶业与平水茶关系密切
二、两次统购使宁波茶业惨遭灭顶
三、抗战结束后宁波茶业渐渐复苏
第二节 当代宁波茶业聚焦科技稳步发展
一、新中国茶业政策扶持恢复宁波茶叶生产
二、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稳步增加
三、茶场及茶企开始步入现代化、产业化、生态化
四、茶树品类繁多且品种优良
五、名优茶得以恢复并创新开发
六、宁波茶叶供销势头良好
第三节 宁波茶文化兴起助力茶产业发展
一、成立宁波茶文化促进会
二、宁波茶文化活动成绩斐然
三、饮茶悟道推广茶艺
四、回味茶俗意蕴悠长
五、茶馆茶亭扬茶风
六、茶文化艺术百花绽放
七、宁波茶具金名片有传人
八、茶文化宣扬正当时
九、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十、延长茶叶产业链发展茶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附录 宁波茶文化促进会大事记(2003-2021年)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林浩,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研究馆员、安全监测中心主任。近十年来,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有《“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上林湖越窑青瓷》《井里汶海域沉船中越窑茶具之研究》《海外发现宋元龙泉窑青瓷与国内相关遗存的对比研究》《越窑绿釉瓷》《日本道元与宁波茶缘》等,著有《东钱湖石作文化研究》《中国越窑瓷(上、下册,编著《宁波会馆研究》及《庆安会馆砖石刻科技保护》。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流行草花图鉴
¥4.8¥13.0 -
常见树木图鉴
¥16.3¥48.0 -
马蹄实用栽培和加工技术
¥14.4¥32.8 -
花史左编
¥22.8¥68.0 -
齐民要术之语言特色研究
¥11.4¥26.0 -
禽病鉴别诊断与防治-(第2版 )
¥4.8¥11.0 -
玉米生产技术大全(第二版)
¥49.8¥80.0 -
中国粮食经济史(国家出版基金)
¥42.2¥75.0 -
农业推广
¥41.1¥68.0 -
药食同源中药材实用栽培技术
¥31.8¥54.0 -
现代糯高粱绿色生产技术
¥37.6¥60.0 -
土壤农化分析 第三版
¥37.3¥55.0 -
城眼观乡:农业中国的农村怎样成了国家问题(1908—1937)
¥64.4¥88.0 -
高粱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32.5¥45.0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17.6¥45.0 -
大豆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
¥22.0¥35.0 -
玉米绿色生产技术
¥22.0¥35.0 -
现代农业种植技术
¥44.1¥88.0 -
樱桃番茄新品种新技术
¥24.6¥38.0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科技系列:中国古代农具
¥21.5¥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