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社科基金丛书:第一代农民工可持续生计研究

包邮国家社科基金丛书:第一代农民工可持续生计研究

1星价 ¥56.3 (7.1折)
2星价¥56.3 定价¥7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57211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8
  • 出版时间:2023-05-01
  • 条形码:9787010257211 ; 978-7-01-025721-1

内容简介

本书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多元视角考察**代农民工可持续生计及其存在问题,对**代农民工的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能力分别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考察其相关性及其与生计后果的关联,并进行深度分析。在理论视角上,运用社会脆弱性—可持续生计二元视角考察了**代农民工可持续生计中的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生和计能力及其可持续生计构建路径。同时,在量化研究视角下,对**代农民工可持续生计要素进行概念操作化,并细分指标化和赋值,形成**代农民工生计的指标体系,从而架构了**代农民工生计分析框架,并围绕建构的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分析。在关于**代农民工生计策率分析部分,重点运用定性访谈资料,分析了**代农民工生计策略选择的主动性和社会适应性特征,并据此提炼出**代农民工的生计策略中的生活理性特征,且其生活理性具有典型的二元化即同时兼具传统伦理与现代工具理性,安全稳定与规避风险是他们这两种行为逻辑的典型表现。正是在这些策略指引下,**代农民工及其家庭试图运用有限的生计资本构建相应的生计体系以维持生计可持续。在其可持续生计的建构上坚持福利体系多元化传递和生计机会再造原则,立足乡村振兴,提升他们生计能力是核心途径。

目录

前言 **章导论 **节选题背景及现实意义 一、中国近现代人口流动与社会转型 二、近代中国流民与当下农民工社会流动比较 三、中国农民社会地位转换与中国现代化过程 四、**代农民工的暮年关注 五、研究创新和学术价值 第二节中国农民工类型划分 一、何为农民工 二、农民工群体研究的代际类型划分 第三节研究方法和思路解释 一、研究总体设计 二、研究方法介绍 三、研究逻辑与研究内容 ……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仇凤仙,安徽泗县人,社会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社会工作督导专业委员会理事,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社会政策与社会发展。在Ageing & Socie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Sciences、《公共管理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等SSCI/CSSCI 等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著有《倾听暮年——李村老人日常生活实践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主持国家社科学基金项目“**代农民工可持续生计研究”(17BSH137),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农村老人社会适应性实践研究——基于日常生活研究视角”、“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农村老人生计福祉建构研究”,安徽省农民工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民乡村建设主体机制研究”等多项课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