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7237612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34
- 出版时间:2023-10-01
- 条形码:9787307237612 ; 978-7-307-23761-2
内容简介
新媒体作为具有颠覆性力量的媒体形态已经浸入人类生活中,不断丰富和提升人类的生存样式和内容结构,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定位与价值取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有着密切的联系,新媒体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对新媒体的历史发展、规律特征进行深入解读,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加深对新媒体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准确掌握当前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机遇与挑战。通过在载体融合、内容呈现、方法创新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努力实现新媒体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选变量到优选增量的转化。
目录
绪论
**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评析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评析
第三节 研究理路与创新
一、研究理路与方法
二、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章 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节 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概念阐释
一、新媒体及其特征
二、新媒体环境与新媒体应用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应用策略
第二节 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媒介观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媒介思想与论述
三、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四、传播学与媒介环境学理论
第三节 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历史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的发展历程
二、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发展规律
三、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节 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总体效果
一、载体与平台:新媒体应用的地位日益巩固
二、涵化与提升:新媒体应用的作用逐渐凸显
三、成绩与不足:新媒体应用的发展前景广阔
第二节 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机遇
一、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转变
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发展
三、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渠道
四、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
五、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方法
第三节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面临多重挑战
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面临消极影响
三、思想政治教育裁体面临更新迭代
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面临信息泛滥
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机制受到冲击
第三章 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载体融合策略
**节 坚持因势而新,明晰载体融合的理念与原则
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融合的理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融合的原则
第二节 推动新旧融合。实现传统载体的挖潜与升级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二、变革学生活动组织评价体制
三、创新学校教育管理服务模式
四、培育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
第三节 搭建微媒矩阵,推进新媒体载体的整合与协同
一、作为大众传播载体的微博
二、作为社交载体的微信
三、作为文化载体的微电影
四、作为娱乐载体的短视频
五、作为实践载体的微公益
第四节 重构虚实空间,探索未来载体的发展与创新
一、构建沉浸式虚拟现实载体
二、打造贴近性混合现实载体
三、探索智慧型校园综合载体
第四章 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内容优化策略
**节 重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产流程
一、拓展内容生产多元主体
二、打造内容生产“中央厨房”
三、推进内容生产众包众筹
四、强化内容生产保障激励
第二节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呈现方式
一、内容呈现的可视化
二、内容呈现的场景化
三、内容呈现的叙事化
四、内容呈现的产品化
第三节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分发模式
一、内容分发的专业模式
二、内容分发的社交模式
三、内容分发的智能模式
第四节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
一、坚定理想信念,丰富价值体系内容
二、培育规则意识,完善规范体系内容
三、尊重学生主体,拓展需求体系内容
四、适应媒介环境,增加媒介素养内容
第五章 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方法创新策略
**节 基于灌输理论的新媒体应用方法
一、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方法
二、“漫灌”与“滴灌”相结合的方法
三、碎片化灌输与生活化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四、主流话语与时尚话语相结合的方法
第二节 借鉴传播学理论的新媒体应用方法
一、转化传播理论,丰富教育方法
二、积极设置议程,精确引导舆论
三、培育意见领袖,集聚粉丝效应
四、善用受众理论,尊重个性特征
五、掌握沉默螺旋,净化网络空间
第三节 运用大数据理论的新媒体应用方法
一、大学生思想行为数据的应用价值
二、大学生思想行为信息的数据抓取方法
三、大学生思想行为动态的数据分析方法
四、大学生思想行为趋势的数据预测方法
五、大学生思想行为数据的安全保障方法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马辉,副教授,南开大学法学博士。现就职于河北大学管理学院,2002年7月起先后任新闻传播学院、经济学院团委书记、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2020年1月起任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同时也是河北省美学学会副秘书长。先后在省市级等期刊上撰写发表有多篇论文。主持相关学术项目、基金等多项。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文言浅说
¥11.0¥24.0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第二性Ⅰ//2021新定价
¥33.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