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312050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340页
- 出版时间:2023-07-01
- 条形码:9787553120508 ; 978-7-5531-2050-8
内容简介
本书分大西南区域文化与文学、扬雄研究、文学个案研究、狮山文艺群落·何大草研究、大西南学术流派五部分,收录了《抗战时变、地方势起与四川书写的自贡视角——以王余杞的故乡小说为中心》《口吃与异行——论口吃对扬雄的影响及其文化史意义》《何大草论:“反典型化”与可能人性探索》等文章。
目录
大西南区域文化与文学
抗战时变、地方势起与四川书写的自贡视角——以王余杞的故乡小说为中心
从《尚义街六号》看于坚口语诗的诗学意义及其发展趋向
庄严、深刻、准确:罗伟章小说创作关键词
左锡嘉的蜀地文学活动及其影响
清代李应莘巴蜀诗歌研究
清代巴蜀女诗人马士琪及其诗歌考论
扬雄研究
口吃与异行——论口吃对扬雄的影响及其文化史意义
扬雄《琴清英》与《乐经》关系新探
文辞相副与视听融合——扬雄辞赋的纪实性书写
文学个案研究
从张爱玲文学中看绢的诸种面貌与“恋衣”——《金锁记》/《更衣记》/CHINESE LIFE AND FASHIONS
师门内外:论章门弟子的合作与矛盾
方言诗运动的参军动员作用与闽南民歌的现代转型
流言与妄言对个体生命的绞杀:论鲁迅小说《采薇》中的夷齐之死
性道德的启蒙——《沉沦》中的耻感书写
重读蘩漪:欲望情感主导的现代行动者
共和国文艺中的“人情”书写——重审《红豆》的文学史意义
狮山文艺群落·何大草研究
何大草论:“反典型化”与可能人性探索
《春山》:当代小说创作的一种新经验
《拳》与文化寻根书写的新拓展
何大草访谈
大西南学术流派
“巴蜀学派”的产生与建构
《大西南文学论坛》征稿启事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见字如面
¥15.9¥49.8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随园食单
¥9.1¥30.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到山中去
¥10.5¥30.0 -
流星雨(八品)
¥12.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