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晋南北朝赋史

魏晋南北朝赋史

1星价 ¥99.8 (7.5折)
2星价¥99.8 定价¥133.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22767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64
  • 出版时间:2023-10-01
  • 条形码:9787100227674 ; 978-7-100-22767-4

本书特色

赋体文学研究代表作。 相关评论:程章灿既有扎实深厚的文学功底,又有“开阔而敏锐的理论思维”,因而对纷繁复杂的赋史文学现象,善于作多视角的深层次的剖析。如此深刻地透视文学现象,足见作者思路之开阔、思维之敏锐、思考之精深。这是程著所表现出的力求重新认识的探索精神。 ——章沧授《评〈魏晋南北朝赋史〉》本书是南京大学程章灿教授早年的学术著述,是分体断代文学史研究中的经典之作。本书主要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赋体文学作历史的美学的考察,让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们对这一阶段的赋体文学更加感兴趣,让他们感到辞赋的世界并不是浮躁乏味的,而是可以亲近的、可以得到愉悦的。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试图通过对魏晋南北朝赋史的宏观把握,鸟瞰二至七世纪赋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分析历代社会心理和文学思潮对赋体发展的影响,追寻赋体在拓展自己的题材领域、表现空间和丰富提高艺术表现手段方面的前进足迹,同时探讨赋与同时代其他问题(尤其是诗)的关系,考察了人们对赋的观念评论的变迁,并希望透过这一段赋史,观察作为其背景的中古文学和文化现象。本书的研究,一方面充分运用计量史学的方法,把作者搜寻到的大量材料,用统计、数字、表格列出,显示出文学研究中的科学观念,另一方面,作者对某一时期某一作家赋的观念的研究,不局限于过去通常所做的仅着眼于一些理论著作,而是尝试着从作品本身进行探索,更切近文学思想的实际,更容易直接把握赋在观念上的发展和演进。这种对赋体文学所做的历史的美学的考察,使得这部书具备较高的学术层次,也使人感到辞赋的研究确有其审美与艺术价值。

目录

**章 赋体起源与建安以前的赋史 **节 中国文学中的石楠花 (一)“不歌而诵”与“古诗之流” (二)辞、赋、颂及辞赋、赋颂 (三)从赋体产生的大背景看赋之渊源 (四)小结:什么是赋 第二节 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 (一)赋之文人化与宫廷化 (二)汉赋二体与大赋的畸形发展 (三)楚辞影响与赋体写志抒情传统的淡化 第三节 欲讽反劝:在力的平行四边形中 (一)问题的提出 (二)欲讽反劝:在力的平行四边形中 (三)几点补充说明 第四节 赋史研究的回顾 第二章 建安赋 **节 转机:建安赋创作繁荣之因缘 (一)社会思潮的转机 (二)文学思潮的转机 (三)从张、蔡到建安 第二节 新姿:建安赋创作繁荣之表现 (一)同题共作:集体的自觉努力 (二)观念更新与批评自觉 (三)自觉的艺术追求 第三节 斑斓的情感世界 (一)向楚骚传统的复归 (二)自然 (三)社会 (四)人 第四节 形式与体裁 (一)体式的意义 (二)建安的诗与赋 第三章 魏晋之际赋 **节 建安余波及其流转 (一)政治气候与文化环境 (二)建安余波逶迤流转 (三)京殿大赋隐然崛起 第二节 理性智慧的声音 (一)哲理玄思和现实批判 (二)美学和艺术的思考 第三节 倾斜天平的这一端:吴蜀赋 (一)倾斜的天平 (二)吴蜀赋 第四章 两晋赋(上) **节 表现空间的拓展 (一)又一个高潮的酝酿与到来 (二)“伫中区以玄览”:从内到外 (三)“颐情志于典坟”:模拟与创新 第二节 舞台转到南方 (一)浩劫后中兴的赋坛 (二)南方的舞台 (三)山水赋的兴起 第三节 忧患的缩影 (一)忧生念乱 (二)愤世嫉俗 (三)遗世嘉遁 第五章 两晋赋(下) **节 理论批评双峰并峙 (一)体物浏亮派 (二)讽谏征实派 (三)两派赋论分立背景推测 第二节 语言·形式·结构 (一)语言:向美的深度迈进 (二)浅可托深 微能喻大 (三)二体分合:“聚散两依依” (四)叙述结构的经营 (五)赋注:形态与意义 第三节 《三都赋》:骋辞大赋*后的辉煌 (一)《三都赋》的幸运 (二)《三都赋》的不幸 第六章 南朝赋(上) **节 赋的贵族化倾向 (一)宫廷贵族的影响 (二)士族贵族的影响 (三)贵族化倾向之内因考察 第二节 赋的唯美化追求 (一)对偶精工 (二)字句雕炼 (三)音韵谐调 第三节 赋的诗化趋势 (一)赋末乱辞与赋中系诗 (二)诗赋合一的轨迹 第七章 南朝赋(下) **节 南朝赋的侧面观察 (一)南朝赋与政治 (二)*教与南朝赋 (三)文体的赋化与赋化的文体 第二节 南朝赋论(一) (一)南朝对赋的编纂与整理 (二)从《文选》看南朝赋论 第三节 南朝赋论(二):刘勰的赋论 (一)原始表末 释名章义 (二)别体分类 选文定篇——兼与《文选》的比较 (三)“敷理举统”与刘勰赋论的特色 (四)赋论在刘勰文论中的地位——兼论赋与文学进步之关系 第八章 北朝赋 **节 概说 (一)北朝文学与北朝赋:范围界定 (二)十六国时期的赋创作 第二节 北朝赋:三个视角 (一)北魏前期与后期的比较 (二)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的比较 (三)南朝和北朝的比较 第三节 入北南人赋作:合二而一 (一)南人入北的时间、地域及性质分析 (二)“魂兮归来哀江南” (三)隋赋 附录(一) 先唐赋辑补 附录(二) 先唐赋存目考 附录(三) 辞赋批评:思的框架和史的脉络——关于《六朝赋话》的编纂设想 引用书目举要 后 记 修订后记 商务新版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程章灿,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美国宾州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英国牛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层次,2008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石刻学、国际汉学、中外文化交流与文化比较。主要著作有《世族与六朝文学》《刘克庄年谱》《走进古典的过程》《古刻新诠》《作为物质文化的石刻文献》《凿壁借光:海外汉学论丛》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