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12341159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暂无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暂无
- 条形码:9781234115937
本书特色
★32开平装,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丛书体裁多样,包含回忆录、信件、日记、评论、报告文学、新闻通讯、诗词等,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彰显揭示了联大的办学历程和办学精神
★九册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结渗透,相互渲染补遗,汇集成一部雄浑壮丽的西南联大纸上纪录片
★从不同侧面勾勒了西南联大作为中国现代教育名校办学历程的方方面面,对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内容简介
9787222177031 民国书刊上的西南联大记忆布东考古布西算:西南联大师生众生相
9787222177000 民国书刊上的西南联大记忆我以我血荐轩辕:西南联大爱国运动纪
9787222176980 民国书刊上的西南联大记忆八千里路云和月:长沙临时大学播迁记
9787222177062 民国书刊上的西南联大记忆刚毅坚卓未央歌:西南联大精神漫笔集
9787222176997 民国书刊上的西南联大记忆笳吹弦诵在山城:西南联大学术风景线
9787222177024 民国书刊上的西南联大记忆绝徼移栽桢干质:西南联大问学拉杂谭
9787222177048 民国书刊上的西南联大记忆南渡流难寄山河:西南联大服务边疆志
9787222177055 民国书刊上的西南联大记忆五色交辉聚人杰:西南联大人物风采录
9787222177017 民国书刊上的西南联大记忆一寸河山一寸血:西南联大抗战救亡曲
前言
龙美光
编完“民国书刊上的西南联大记忆”文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是十五六年来我搜集西南联大文献资料的阶段性成果。
“北清南合,联大花开。”在中华民族八年全民抗战的征途中,联大已成为文化抗战的璀璨星辰。土坯墙的茅草屋内和铁皮顶下,联大人精研学术,读书救国,空前绝后的艰苦环境并未磨灭他们的心志,反而使他们越发奋起,并加速了各项伟大成就的开创。他们说:“只要读书救国好,哪妨菜坏吃不了?”在抗战号角声中,她的诞生与成长,就是如火如荼的全民抗战伟业的生动反映。
美国学者易社强指出,联大的遗产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全人类的。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国均相继出版了研究专著。在国内,联大也越来越被各界所认同所钦慕,各类文著层出不穷。
不过,需要正视的是,联大的研究更有赖于文献资料的支撑。自联大于长沙肇始以降,已出版的联大时期文献仅有1939年出版的《西南三千五百里》(日记集)、1946年出版的《西南采风录》(歌谣集)、1946年出版的《联大八年》(征文集)、1998年出版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六卷本(档案集),以及2018年出版的《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日记集)等,其他已问世的多为数十年后的回忆与研究。上列诸书,仅有印制恶劣的《联大八年》是联大时期回忆文集,我十几年前得到该书时,就急切地想要为其编一套姊妹书,收录其时在书:报、刊发表过而后未曾在联大专书中露面的一些文字,使人们更深层次地了解联大。随着资料搜集进程的推进,这一梦想如今终于变为现实。
这套文丛中的文字,都是在抗战艰苦异常的环境下联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真实见闻和真情感知。文丛的近400篇文章,全部采自民国时期付印的数百种书、报、刊,作者群星灿烂,角度各异,内容繁杂,涉及面广,*大限度地忠实保存了联大本真状态,将使所有关注、热爱联大的读者对联大的研究和认识更深入透彻,有助于人们走近、研究探讨和学习实践联大文化,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文化精髓。
较《联大八年》而言,本文丛收录的文章时间跨度更大,涉及面更广视角更全面,现场感更强,可读性更佳。文丛体裁多样,以回忆录、信件、日记、评论、报告文学、新闻通讯、诗词等,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彰显揭示了联大的办学历程和办学精神。编者将这些生动反映联大的文字,依其内容,大略别为九册。其中:
——抗战烽火,学府西迁。《八千里路云和月——长沙临时大学播迁记》载录了全面抗战爆发后,长沙临时大学建校的历程,及其后长沙临大辗转迁徙昆明改称西南联大的历史记忆,翻启联大不可磨灭的史册开篇。
——笳吹不绝,弦歌不辍。《笳吹弦诵在山城——西南联大学术风景线》呈现了联大身处边城,在艰难困苦中坚持学术,弘扬文化,形成联大学府异常活跃的学术风景线。
——爱国阵地,青运先锋。《我以我血荐轩辕——西南联大爱国运动纪》透过团体活动看联大,从不同侧面展示联大的壁报、社团等活动,是联大爱国运动的缩影。
——九州遍洒,黎元热血。《一寸山河一寸血——西南联大抗战救亡曲》反映了联大师生在烽火警报声中,心系家国存亡,积极投身抗日洪流,以投笔从戎等多种形式,谱写的慷慨激昂可歌可泣的抗战救亡曲。
——身处西南,动心忍性。《布东考古布西算——西南联大师生众生相》再现了联大师生克服居无定所、物价暴涨、空袭频仍等穷窘考验,直面生活,致力学术的不屈不挠精神。
——绝徼移栽,问学树人。《绝徼移栽桢干质——西南联大问学拉杂谭》实录了联大作为我国*高学府的联合体,移驻云岭,以学术救国的时代担当,顶天立地,攻坚克难,成为社会文化引领者的风貌。
——导扬文化,壮怀难折。《南渡流难寄山河——西南联大服务边疆志》记叙了联大师生立足云南,脚踏红土,心系山河,深入西部进行社会、人文、自然考察,投身边疆开发的情形。
——中兴大业,更须人杰。《五色交辉聚人杰——西南联大人物风采录》彰显了联大以“大学者,有大师之谓”的恢宏气魄,展现了一代名流巨擘的英才风采谱。
——斯文一脉,如山如海。《刚毅坚卓未央歌——西南联大精神漫笔集》颂赞了联大以三校“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的办学气质所铸就“刚毅坚卓”的风骨。
以上九册,虽各有侧重,然而又相互联结渗透,相互渲染补遗,美美相成。无疑,这是一部雄浑壮丽的西南联大纸上纪录片。
为使读者更真切地进入当年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除了对明显的错讹进行修订外,编者尽可能尊重原文风貌,一律不作改动。例如“那”(哪)、“底”(的)、“化”(花)之类民国时期遣词用字,以至其标点符号,便一仍其旧。
囿于时代局限,有些文章存在对少数民族的蔑称(如“夷人”“罗罗”“保倮”“苗子”等),以及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误读讹传(如知识落后、手段野蛮等),但这也是当时社会历史的真实写照,为了有助于民族史社会史研究者,多未作更动。文丛也容纳对联大的各种批评甚而误解,这些不同的声音,恰恰反映了联大包容万象的一面。
有人说抗战时期*有效率的两个机构,一是西南联大,一是速记学校。而这套文丛的编辑却历经七年才告完成,相较联大真是效率颇低,甚感惭愧。文丛编辑之初我新婚的妻子刘仁芳参与录入大量文字,时小儿龙景湘正于母腹中孕育,如今孩子已在迈向小学新生的路上,九本小书才呱呱坠地。文丛编竣付梓,似乎自己也置身联大之中,与师生们一起在警报声中抢时间、抢洗脸水、抢饭菜、抢书籍、抢座位、抢听讲演、抢出壁报、抢泡茶馆,与他们一起创造无与伦比的西南联大故事。
文丛的编辑出版,得到了云南师范大学和云南人民出版社的鼎力支持。成书过程中,西南联大研究专家,有关方面的师友、同事、学生,以及云南大学秦树才教授团队助力编校工作,使得此书能够顺利付梓。谨此一并致谢!
文丛自2011年启动编辑工作起,即通过微博等多种方式查找书中作者的联系方式,但至今为止,有关的信息反馈寥寥。在此特别拜托文丛的有关作者及其亲属与编者联系。
当然,有关西南联大的战时文字不止这九册的规模。不算西南联大师生在战时撰写的著作、文论、报告等等,单就讲述西南联大故事的文字而言,笔者手中尚有十数万字未及整理,其后或有增补或续编,敬请读者诸君期待。由于编者水平所限,加之许多民国文献印刷模糊难辨,缺点错误在所难免,祈望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节选
作者简介
龙美光,1986年生,彝族,云南彝良人,云南师范大学教师,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讲坛》编辑。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收藏家协会理事,云南西南联大研究会理事。
-
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
¥19.0¥59.9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我独钟意命运角落的人
¥42.3¥168.0 -
悉达多
¥13.0¥28.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经常作案的朋友都知道
¥42.3¥168.0 -
死魂灵
¥14.0¥48.0 -
中国近代史
¥14.3¥39.8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本森小姐的甲虫
¥15.9¥55.0 -
面纱
¥17.9¥49.8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7.6¥55.0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3.9¥39.8 -
失去一切的人
¥16.6¥52.0 -
罗生门
¥10.0¥36.0 -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窄门
¥10.9¥31.0 -
1984-插图珍藏版
¥10.1¥29.8 -
鸟与兽的通俗生活
¥12.9¥39.8 -
鼠疫
¥12.6¥38.8 -
她们
¥16.0¥46.8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重生
¥13.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