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设计

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设计

1星价 ¥76.4 (7.8折)
2星价¥76.4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824216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03
  • 出版时间:2023-11-01
  • 条形码:9787308242165 ; 978-7-308-24216-5

内容简介

非正式学习空间愈发成为当代学校规划与设计的重要领域,成为师生素养发展的关键场所。本书对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发展历史与现存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阐述了空间中非正式学习的发生机制,富有深度地系统呈现了开展非正式学习空间建设的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与设计策略,特别是首创提出了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的PDCA模式。书中既有基于比较研究方法展开的全球多国案例研究,更有90余个在中国学校中真实应用的实例。全书理实相合,图文并茂,是一本指导各类教育机构开展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十分富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指南。

目录

**章 绪论 **节 亟须重视学校非正式学习空间建设 一、被忘却的学校非正式学习空间 二、非正式学习空间具有重要价值 第二节 非正式学习空间及其设计的内涵 一、非正式学习 二、非正式学习空间 三、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 第三节 非正式学习空间研究的进展述评 一、相关研究进展 二、研究进展述评 第四节 研究问题、思路与方法 一、主要研究对象 二、核心研究问题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我国学校非正式学习空间建设现状与挑战 **节 上位理念不重视非正式学习空间建设 一、政府学校设计建规长期存在条文空白 二、学校对建设非正式学习空间存在认知欠缺 第二节 一线师生对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现状认知与需求分析 一、取样与信效度说明 二、师生使用学校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现状 三、师生对学校非正式学习空间价值的认识 四、学校普及非正式学习空间的主要障碍 五、未来特色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建设需求 第三节 我国非正式学习空间建设的主要挑战 一、深入破解非正式学习空间建设的“四类缺乏”难题 二、大力补强非正式学习空间建设的“四种偏少”问题 第三章 多国推进学校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的个案研究 **节 美国e3公民高中:创新引入非正式学习空间和参与式设计 一、创新引入满足多元学习的非正式学习空间 二、多方共同参与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卓越设计 第二节 英国新视线学校:多目的的学习广场设计 一、多种非正式学习空间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 二、空间重视全面整合*新的教育技术 三、倡导非正式学习空间环境的舒适性 第三节 一脒岛拜尔高中:超越传统的开放复合型学校 一、基于传统而超越传统的空间功能 二、空间融合非正式学习的开放与复合设计 第四节 中国北京四中房山校区:开放与对话盼新型校园 一、崇尚开放的校园学习空间规划 二、打造丰富的对话交流型非正式学习空间 三、建设在地生态绿色非正式学习的课程资源 第四章 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的理论视角 **节 多维理论下的空间设计启示 一、建构主义学习与空间的情景化设计 二、具身认知学习与空间的具身设计 三、第三空间理论与第三空间的设计 四、偶发学习与空间的偶遇设计 第二节 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设计理念 一、教知识与育文化并举的环境 二、满足不同的非正式学习形态 三、体现灵活可变的学习场景 四、师生为本的人性舒适空间 第三节 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设计原则 一、通盘有机的整体有序原则 二、实用至上的功能适用原则 三、可用便捷的安全易达原则 四、师生参与的共同建设原则 第五章 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设计方法 **节 前策划:推进形成合理详实的空间设计任务 一、空间现况的规划分析 二、未来空间的概念构想 三、空间构想的预评估 四、形成策划文档 第二节 中设计:推进设计任务到建设图纸的深入转化 一、空间深度融合教育学需求 二、空间生成的具象设计 三、空间设计成果的合理性评估 四、形成可落地的施工图纸 第三节 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建成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品质 一、开展空间的使用后评价 二、建成空间的再优化设计 三、空间符合需求的再复审 四、建成空间持续发挥效益 第六章 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设计策略 **节 校园引人新型空间的策略 一、围绕主题深度学习的项目化学习空间 二、开展情境化探究的真实性学习空间 三、学习展示与迭代的路演学习空间 四、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学习空间 第二节 公共空间的兼容拓展策略 一、景观空间兼容非正式学习 二、后豺空间拓展非正式学习 第三节 正式学习空间的兼容拓展策略 一、普通教室的多功能复合 二、专用教室的可变灵活复合 第四节 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增效提质策略 一、提升厅堂交通空间的非正式学习功能 二、增进阅读空间的丰富阅读服务 第七章 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分类设计实例 **节 科创素养STEM学习中心的设计 一、科创STEM学习中心的前策划 二、科创STEM学习中心的具体设计 三、持续服务学校STEM教育的特色建设 第二节 人文素养图书馆多元学习中心的设计 一、新学校图书馆的老难题 二、以多元学习中心理念引领图书馆的创新设计 三、探索建设面向未来的阅读新场景 第三节 综合素养五育融合学习空间的设计 一、五育并举素养空间的稀缺与突破 二、五育融合的PAMIL学习空间创新设计 三、建设富有魅力的育人新场景 第八章 走向未来的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邵兴江博士现为浙江大学教yu学院d委委员,教yu领导与政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副教授,美国NAC建筑事务所教yu项目顾问。从事教yu政策与管理、学习空间规划与设计、比较教yu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高端智库、全国教yu规划ban等课题多项,已出版《学校建筑》《中国教育战略研究》《质量导向的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等专著,学术论文70余篇。曾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1项,获国jia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基础教yu教学成果奖yi二等3项,钱学森城市学奖教yu金奖1项,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奖1项。作为设计总顾问,主持南京外国语学校方山分校、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学校、义乌公学等众多学校的设计。发布有《乡村小而美学校建设指南》《中小学阅读空间建设指南》《乡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建设指南》等多项国内shou 发的空间建设指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