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乡村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手机使用与现代体验:基于六营村中学生的田野研究
1星价
¥56.4
(6.4折)
2星价¥56.4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6309214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2
- 出版时间:2023-10-01
- 条形码:9787556309214 ; 978-7-5563-0921-4
内容简介
手机在乡村青少年群体的普及与广泛使用,深刻地改变着他们的日常生活模式和交往方式,拥有了与城市无差的多样化信息服务和现代消费体验,成为他们对现代城市文化追寻的重要渠道。本书以六营村作为田野观察点,考察现代媒介技术对中国乡村的深刻影响。手机以其现代性的表征深刻地建构着乡村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手机时空切换让他们在传统与现代、乡土与城市、地方与全球的现代性矛盾与冲突中游离,面临文化归属与认同的困惑。乡村青少年在网络媒介实践中热情拥抱现代多元文化的同时,也在努力从乡村文化逻辑中寻求能带来更多安全感的乡村认同。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回归生活世界“日常生活”理论与空间转向
第四节 传播学中的民族志研究脉络及本文应用
第二章 六营村媒介生活变迁
**节 六营村概况
第二节 六营传播形态变迁:从传统仪式传播到现代媒介技术传播
第三节 多元的媒介传播实践:“聚议”、电视与手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语境中的手机实践:乡村·手机·青少年
**节 时代背景下的乡村、手机和青少年
第二节 手机与乡土语境的时间与空间
第三节 手机:乡村语境中多媒体融合与补足
第四节 村落中的现代消费
第五节 手机使用的性别、年龄差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手机与留守家庭:连线中的家园
**节 手机亲子连线:无奈的亲情
第二节 手机与乡村代际关系
第三节 家庭空间的“区隔”:私人空间和精神出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手机与乡村学校:监控与僭越
**节 时空中的乡村中学:“高考梦工厂”
第二节 校园“禁令”中的手机
第三节 新型师生关系:权威的弱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手机与同伴:“线上”的同伴交往
**节 乡村青少年同伴关系变迁
第二节 手机与友情:线下友谊的维系与延伸
第三节 手机与情感陪伴:友情与早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手机与乡村青少年的文化认同:网络语境中的乡村边界
**节 乡村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我属于哪里”
第二节 青少年与乡村文化:断裂与城市取向
第三节 遗忘与向往:城市与乡村的文化选择与身份界定
第四节 手机网络中的自我建构:网络语境下的乡村边界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节 研究发现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适用性、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
第三节 现实思考:乡土文化的主体性回归与传承
附录
附录一 乡村青少年媒介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及调研报告
附录二 主要访谈人物基本情况及访谈提纲
附录三 田野日记选——赶集
附录四 调研对象命题作文节选
附录五 田野调研图片选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万新娜,传播学博士,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师。近十年来致力于媒介技术与少年儿童发展、新媒体文化研究,已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近十篇。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性心理学
¥24.3¥5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乡土中国
¥13.5¥26.0 -
文言浅说
¥9.8¥24.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