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734811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2
- 出版时间:2023-01-01
- 条形码:9787507348118 ; 978-7-5073-4811-8
内容简介
本书从阅读史的角度,以《新青年》作为个案,探讨读者与《新青年》相遇的方式、阅读《新青年》的心路历程、进而被《新青年》塑造的历史,即《新青年》阅读史。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研究意义与学术回顾
二、研究内容、重点解决的问题及重难点
三、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上篇
**章 早期《新青年》的传播与读者之间的互动
**节 《新青年》与“读者群像”的建构
一、《新青年》建构“读者群像”的要素
二、《新青年》建构“读者群像”的策略
第二节 《新青年》读者群像之一:普通青年的困惑与追求
第三节 《新青年》读者群像之二:有志青年的文学革命、反孔与世界语
一、文学革命是如何运动起来的
二、反孔的理念与实践
三、国语变革与世界语的争论
第四节 《新青年》读者群像之三:知识青年与《新青年》的聚离
一、毕云程与《新青年》的互动
二、张厚载与《新青年》的互动
小结
第二章 同人时期《新青年》的阅读与“新青年”的聚合
**节 新青年社同人与《新青年》阅读史的发生
一、钱玄同的《新青年》阅读史
二、鲁迅的《新青年》阅读史
三、刘半农的《新青年》阅读史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与读者的阅读回响
一、《新青年》的区域传播
二、青年学子的阅读回响
三、文人政客的阅读效应
第三节 《新青年》“双簧信”事件与读者因应
第四节 《家》《倪焕之》中的《新青年》阅读现象与现实情境的呈现
一、《新青年》在四川地区的传播——以巴金《家》为中心的考察
二、《新青年》在乡村地区的传播——以叶圣陶《倪焕之》为例
小结
第三章 党刊时期《新青年》的阅读与“革命青年”的形成
**节 新青年派人士的观点传播
一、陈独秀、李大钊及其受众
二、鲁迅及其受众
第二节 《新青年》阅读与青年意识的觉醒
一、青年意识的觉醒
二、《新青年》在全国各地的传播与阅读
第三节 “革命青年”的形成
一、“革命青年”与《新青年》的阅读
二、“革命青年”的志业转变
小结
下篇
第四章 “新青年”的制造与“新知识人”的形成
**节 制造“新青年”之一——周作人与新文化运动
一、周作人早期的报刊阅读实践与日常生活的展演
二、北京大学时期的报刊阅读实践与日常生活方式的深化
三、周作人如何借助社交网络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第二节 制造“新青年”之二——应修人与新文化运动
一、1917年的报刊阅读与应修人的读报心态
二、1919年的报刊阅读与心态的转变
三、1922年、1923年的报刊阅读与心态的转变
小结
第五章 《新青年》的在地化阅读与地方新文化运动的拓展
**节 《新青年》的在地化阅读之一:湖南
一、早期《新青年》的阅读与湖南“新青年”的形塑
二、五四时期《新青年》的阅读与湖南“五四青年”的演进
三、党刊时期《新青年》的阅读与湖南“革命青年”的形成
第二节 《新青年》的在地化阅读之二:四川
一、华阳书报流通处与新文化运动在四川地区的推广
二、“五四”之前的新文化运动在地化——以吴虞为例
三、“五四”之后的新文化运动在地化——以巴金为例
第三节 《新青年》的在地化阅读之三:浙江
一、全国书报代售处和贩卖部与浙江一师的新文化运动
二、学生的例子——杨贤江与陈范予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许高勇,1987年11月生,湖北应城人。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暨南大学新闻学博士,湘潭大学哲学博士后。主要从事阅读史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新青年》的阅读与社会影响研究”、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五四时期报刊阅读与社会影响研究”等6项,在《新闻记者》《湘潭大学学报》《新疆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乡土中国
¥18.5¥26.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偏见
¥21.8¥56.0 -
文言浅说
¥11.0¥24.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22.5¥49.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44.0¥50.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