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3218885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06
- 出版时间:2024-01-01
- 条形码:9787532188857 ; 978-7-5321-8885-7
本书特色
世上没有抽象而普适的人,没有抽象而普适的心,就像形形色色的病以外并没有一种标准化的“病”。青年之我异于老年之我,富人之我异于穷人之我,学生之我异于老师之我,连婴儿也有遗传差异,并无统一规格。如果剥离了具体人心形成过程中经济、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寻求一种放之四海或放之万世而皆准的“我”,只能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事故——无非是“我”这个词让人真以为有了这样一个东西,可以将其抽出来孤立地求解,可以将其供起来放心地依恃。 因此,人心之学如果是必要的话,如果能够 为成熟和坚实的话,应 善于在具体现实条件下展开问题和解决问题, 善于将经济、社会、历史等学科知识援入人生思辨,从而将 关怀落实为现实方案,使天道真正实现于人间,所谓良医“因病立方”和圣人“因事立言”是之谓也。朱国华心事浩茫所针对的现实处境和现实对象,还有在切入这些处境和对象时相关的精神标尺,也许 值得我们会心地解读。
内容简介
演讲是一种特有的文学形式,朱国华的演讲集,收录其在华东师范大学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场合对学生的致辞,并有关于许鞍华电影活动致辞,李洱、王安忆、余华等活动会议讲话,是一部取材丰富,涉猎广泛的演讲集。尽管处在社会变革时代的个人生活与外部世界紧密相连,但是作者既没有居高临下地俯瞰生活、恣意为读者做人生导师,也没有沉浸于一己悲欢去自艾自怨、做无病呻吟的矫情诉说者,而是采用一种平视且自审的视角,从旧日生活的图景中打捞个人成长经历,从家长里短的时光片段中追忆如烟往事,从借物喻理、触景生情的感慨中反思今昔认知,在光阴的补缀与修复中折射出社会变迁的清晰光影。
目录
作者简介
朱国华,华东师大教授,《文艺理论研究》主编,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曾入选 新世纪 人才支持计划、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获宝钢 教师特等奖、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称号。出版《文学与权力》等多部著作,亦有随笔集《兄弟在美国的日子》行世。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见字如面
¥15.9¥49.8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随园食单
¥9.1¥30.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到山中去
¥10.5¥30.0 -
流星雨(八品)
¥12.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