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605569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76
- 出版时间:2023-12-01
- 条形码:9787106055691 ; 978-7-106-05569-1
内容简介
本书对“新主流”的概念做了全面、多元化、立体化的阐释,对中国电影新主流化也进行了多角度、多视点的探索,提供了很多值得思考的观点和有效的建议,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实践提供理论的辅助与支持。
目录
陈吉 金澍 “后疫情时代的再生产:中国电影的新主流化探索与发展”会议综述
形态与本质
陈旭光 刘帏伟 论中国电影从“主旋律”到“新主流”的内在理路
严 敏 敢问路在何方?——后疫情时代电影再发展之道刍议
曹怡平 高概念电影2.0——用新概念电影取代高概念电影
周 粟 去悖论叙事:中国新主流电影中的“第三种选择”
表演与形象
厉震林 近年中国电影表演的表现主义意味
刘 帆 曾 雯 从“榜样”到“偶像”:新中国电影中“凡人英模”的式微与“ 英雄”的降临
周仲谋 新时代乡村振兴题材电影的美学转型与人物形象新变
张咏絮 红色经典电影中英雄形象在27世纪的银幕演化与文化探索
李 攀 革命与霓裳:新主流军事片中的女性形象建构
生产与生成
黄望莉 刘香呈 中国电影工业体系下“疫情电影”的生产及其类型叙事
庞 博 收编与改造:论“非主流”的“新主流化”
韩贵东 中国电影新主流化探索的数字技术与记忆伦理之思
美学与介质
王丽君 基于网络游戏的伟寂幻景——电影《侍神令》的美术设计探索
原文泰 汝中雨 诗意的重现:电影《春江水暖》中的空间诗意性建构
丁瑶瑶 变局与新局:观影的空间转向和审美流变
丁 磊 网络电影语言的新探索
潘芊芊 互渗·融合·建构——后疫情时代下国产电影新媒体营销方式的情感救赎
题材与类型
万传法 主流、新主流与后主流——关于概念的路径及其思考
高 森 后疫情时代中国电影新主流化探索的共情建构与审美反思——以战争题材影片为例
金 澍 浪漫之矛与现实之盾:浅析后疫情时代下的新主流军事电影
变迁与发展
龚金平 从展览“传统”走向对话“当下”——“新国潮”背景下“国漫”创作的变迁与进阶之路
马聪敏 姚羽佳 成为“新主流”:电影《柳青》的生产考察
赵 静 肃杀之调与温情之感:《悬崖之上》“群像叙事”的风格化演绎
张 旭 后疫情时代电影发行放映业的模式创新与机制重构
武建勋 电影受众的需求变迁与发展趋势分析——以2011—2020年电影年度票房前十影片为例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厉震林,上海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电影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出版个人学术著作20部,两人合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被《新华文摘》《新华月报》等转载50余篇。个人承担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等科研基金项目10项。出版《童年方舟——厉震林剧作选》,拍摄《康熙王朝》等影视作品14部。 万传法,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编剧、导演,上海戏剧学院电影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编剧作品有话剧《埋葬》《我不是潘金莲》《大漠飞鸿·常书鸿》等,电影《盛宴》《大郎》等。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精)莫奈手稿
¥45.3¥138.0 -
艺术教育
¥7.0¥26.0 -
柳公权楷书.玄秘塔
¥3.0¥12.0 -
观众心理美学
¥8.0¥29.8 -
宋苏轼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5.4¥20.0 -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
¥22.0¥58.0 -
绯闻艺术史
¥23.1¥68.0 -
人物造型解剖(九品)
¥11.6¥45.0 -
上下五千年(上中下)
¥44.1¥58.0 -
齐白石国画山水精品-经典画库
¥10.2¥30.0 -
王翚山水册页选2
¥2.4¥5.2 -
(精)哗众取宠(八品)
¥21.8¥59.0 -
宋黄庭坚徐纯中墓志铭
¥2.3¥7.8 -
宋赵佶秾芳诗五色鹦鹉诗帖-正楷名碑名帖导临
¥2.3¥9.0 -
纸上交响(平装)
¥9.9¥23.0 -
夏天只是西瓜做的一个梦(精)
¥38.8¥69.0 -
草书千字文
¥2.2¥8.6 -
中国历代经典名帖集成:孟法师碑
¥1.9¥7.6 -
礼乐文化与中国审美形态
¥21.5¥58.0 -
中国历代经典名帖集成:唐人摹兰亭序三种
¥2.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