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471226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24
- 出版时间:2024-04-01
- 条形码:9787514712261 ; 978-7-5147-1226-1
本书特色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以儒家“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体系在遭遇西方文明的严峻挑战后出现了危机。这种危机伴随着近现代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步步加深,直至五四运动时期危机加重。一个民族的发展不能出现价值观信仰和道德的真空,要使中华民族走出危难,必须进行道德重建。 本书聚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道德重建与当代价值,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仅进行了制度革命,而且在中华民族找寻意义世界的紧要关头,培育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建立了新型伦理关系,发展了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形成了为人民服务道德核心,创新了道德治理的途径和方法,确立了“四位一体”爱国主义价值观。伦理秩序的重建紧紧依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实践,形成了与革命任务相匹配的独具特色的历史演进历程。回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建树,本书选择道德视角审视社会整体系统的跃进性历史进程,对正在进行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内容简介
本书从近代中国传统道德危机的现实原因与思想根源、近代中国传统道德危机的历史脉络、新民主主义时期道德重建的历史演进、主要内容、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等方面,全景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产生道德危机的紧要关头,重建核心价值观和道德伦理秩序的伟大历史任务和历史阶段。创新性的提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型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乃至亚洲所发挥的作用并不亚于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和世界的影响这一论断。全书结构严谨、析事明理、深入浅出,有助于广大读者更好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创造形成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目录
作者简介
孙芳,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河北社科基金、北京思政研究课题5项,主研国家社科基金等纵向项目7项。“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特等奖、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负责人,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学习强国”精品慕课主讲人。其基于问题逻辑的“开放-整合”式教学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予以报道,多次荣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
文言浅说
¥11.0¥24.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偏见
¥21.8¥56.0 -
乡土中国
¥18.5¥2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蚂蚁社会
¥29.1¥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