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历史现场——时代、作者、作品合一角度下的《红楼梦》

回到历史现场——时代、作者、作品合一角度下的《红楼梦》

1星价 ¥68.6 (7.0折)
2星价¥68.6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669872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96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559669872 ; 978-7-5596-6987-2

本书特色

18 世纪北京是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的时代和地域,也是曹雪芹生活、创作的时代,因现存相关的历史文献不足,我们对曹雪芹的了解远远不够,回到《红楼梦》的历史现场有一定困难。作者樊志斌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长期从事北京史地、园林、民俗、《红楼梦》研究,发表了数十万字关于《红楼梦》研究,重在系统、考据、发现。 回溯曹雪芹与《红楼梦》,回到历史现场即在于对时代(包括历史学术累计)、家族、作者、作品四合一的对证。深入了解曹雪芹的生活环境、所见所闻、思想变动与创作之间的关系,才能尽可能地走近曹雪芹的《红楼梦》,与曹雪芹进行“真正对话”,对《红楼梦》做深入解读。

内容简介

《回到历史现场——时代、作者、作品合一角度下的<红楼梦>》是曹雪芹纪念馆研究人员樊志斌先生十余年研究论文的精选,包括《红楼梦》百二十回、《红楼梦》著作权、曹雪芹居所、曹雪芹文物、曹雪芹交游、《红楼梦》哲学、《红楼梦》人物解读等内容,作者始终坚持解读作品应该秉持时代、作者、作品三合一的方式,回到历史现场去展现作品的思想。

目录

序:论回到作者的历史现场
《红楼梦》后四十回曹雪芹著考辨
关于《红楼梦》著作权研究的相关问题与原则——兼论曹雪芹家世生平与《红楼梦》的研究、欣赏
满洲、包衣、旗人、满族:曹雪芹“身份表述”中的几个概念
曹雪芹与《红楼梦》描写与批评中的“世家”意识
说奴才:《红楼梦》中主奴关系正解
曹雪芹相关文物的研究原则与方法——兼谈《红楼梦》文物与曹雪芹及其思想与生活节奏
蒜市口、蒜市口大街、蒜市口地方:谈曹雪芹北京崇外故居研究中的几个概念——兼及曹雪芹的京城交游、成长与纪念
曹雪芹京西居所、行迹研究及相关问题考辨
曹雪芹京师时期的亲友交游
诗画式小说:《红楼梦》文学技法论
论《红楼梦》六主:警幻、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甄宝玉、贾雨村
《红楼梦》对北京的暗写明书——兼谈曹雪芹的见闻与《红楼梦》的模糊性书写
清代京师满汉祭祀与《红楼梦》五十三回贾府祭祀书写——从曹雪芹家族的身份、风俗说起
《红楼梦》中年龄、时间叙述不误——兼谈《红楼梦》传抄中出现的“数字错讹”与故事讲述的“模糊化书写”
《红楼梦》中贾府、大观园方位写作不误——清代皇家园林的审美、结构与大观园的空间营造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写夜宴位次不误——怡红夜宴与《红楼梦》故事书写
宝钗的玄同与黛玉的狂狷——论曹雪芹的思想认同与《红楼梦》中主体人物的塑造
也说晴雯——兼谈曹雪芹人物塑造中的映照手法
《红楼梦》与中国哲学精神
从善无畏大士的出家看《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著作权及相关问题——兼论贾宝玉的唯一结局与《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论清代《红楼梦》的传播与部分江浙士绅和旗人官员的“禁红”行为——兼谈王文元所谓的“红学非学术”
制度、历史、文学合一视野下的林黛玉财产问题及其他——陈大康教授黛玉财产下落说批评
论红学的研究范畴与未来发展方向
答邯郸红迷问
跋:我的《红楼梦》研究与我的红学观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樊志斌,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曹雪芹纪念馆副研究员、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曹雪芹研究》常务编委,主要从事红学、兰学、北京民俗研究,著有《曹雪芹传》《红学十论》《曹雪芹生活时代北京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等十部,撰写发表各方面专业论文六十余篇,百余万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