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印地语公共领域1920—1940:民族主义时代的语言与文学

- ISBN:9787100233347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565
- 出版时间:2024-05-01
- 条形码:9787100233347 ; 978-7-100-23334-7
本书特色
语言和文学繁荣的时代往往是人类精神文明飞速前进的时代,1920—1940年的印度印证了这一事实。19世纪上半叶,在英国思想和制度的影响下,许多受过教育的印度人开始发展规范准则、机构以及一种语言,以表达对“统一”“进步”“共同文化遗产”等新概念的需求。供争辩和辩论的公共空间得以建立,规范准则得到发展,由此,人们认识到他们正在进入共同的公共空间。这些空间不仅容纳了,更是超越了人的社会存在。20年代,文学和政治角色、公共空间与制度、出版市场以及文学和政治读者都在数量上均实现了增长,从而带来了质的飞跃。新主体发出不容忽视的批判性声音,而且还时常形成真正的“反公众”。印地语文学媒介的开放性和视野成就了大胆的实验,促使产生了新的文学类型,缔造了独立作家。与此同时,19世纪的努力所形成的潜在公众似乎终于真正地现身。规范性趋势与批判性声音之间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张力。语言和文学是呈现这种张力的显著标志。对于那些参与其中的人来说,而且很多人是**次承担公共角色,这是一个振奋人心、令人陶醉的时代。印地语界把这个时代称作现代印地语文学的“黄金时代”,而且各领域都展现了真正的、超乎寻常的文学创造力。
内容简介
本书以20世纪上半叶以标准印地语为基础形成的北印度地区性公共领域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语言、文学、性别、历史以及政治话语的角度分析印地语区文化的核心要素,进而探索语言和文学勾勒与书写一个新的民族的过程。这一过程对现代印度的政治、文化、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带来了实践、新视角、大胆批评,以及重新讨论一切的意愿,助推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统一的印地语受教育群体的品味。1920年至1940年是一个振奋人心、令人陶醉的时代。印地语界把这个时代称作现代印地语文学的“黄金时代”,而且各领域都展现了真正的、超乎寻常的文学创造力。
目录
作者简介
弗朗切斯卡·奥尔西尼(Francesca Orsini),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FBA),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南亚文学荣休教授,世界著名南亚语言文化学者。主要从事北印度多语文学史、书籍史、世界文学等领域的研究。迄今已出版《印地语公共领域1920—1940:民族主义时代的语言与文学》(2002)、《德里以东:多语文学文化与世界文学》(2023)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专著,编著有《爱在南亚:一部文化史》(2006)、《帖木儿离去后:15世纪北印度的文化与流通》(2014)等。担任印度“穆尔蒂经典系列”丛书分区主编、《世界文学学刊》主编、“剑桥世界文学系列”丛书主编、欧洲研究理事会重大课题“多语地方与重要地理:探索世界文学新路径”首席专家。 任筱可,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印地语专业教师,博士毕业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主要从事印度印地语文学翻译与研究。已出版译著《被抵押的罗库:加西纳特·辛格作品选》(2022),发表《印地语进步主义小说中的种姓批判——文学生产与马克思主义印度化》等多篇学术论文。
-
文言浅说
¥11.0¥24.0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第二性Ⅰ//2021新定价
¥33.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