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早期大学教师晋升制度

包邮中国早期大学教师晋升制度

1星价 ¥56.3 (7.1折)
2星价¥56.3 定价¥7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3440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15
  • 出版时间:2024-04-01
  • 条形码:9787522734408 ; 978-7-5227-3440-8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早期大学教师晋升制度为研究对象,以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为起点,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宏观概览与微观透视、静态剖析与动态追踪相结合的原则,在系统阐述大学教师晋升制度的运行轨迹和微观透视大学教师晋升制度案例的基础上,考察制度产生的动因,梳理制度的发展轨迹,厘清制度的设计要素与实施路径,分析制度的进步性与局限性,以期探求现代大学教师晋升制度的历史镜鉴,对各位读者有所助益。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综述 四 核心概念界定 五 研究目的与思路 六 研究方法 **章 大学教师晋升制度产生的渊源 **节 近代西方大学教师晋升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 近代西方大学教师晋升制度溯源 二 近代欧美、日本大学教师晋升制度的发展 第二节 晚清大学堂教师晋升制度的实践探索 一 “中体西用”理念下洋务学堂的实践 二 “西学体用”指导下北洋大学堂的实践 三 “官师合一”体制下京师大学堂的实践 第二章 大学教师晋升制度的历史演变 **节 大学教员晋升制度的萌芽(1912-1916) 一 革故鼎新的教育变革 二 现代大学制度的发轫 三 大学教员的等级设置 第二节 大学教员晋升制度的确立(1917-1926) 一 教育BU“四等六级”晋级法案的颁布 二 各大学“以聘代升”模式的早期探索 第三节 大学教员晋升制度的发展(1927-1936) 一 《大学教员资格条例》重新拟定教员任职资格 二 “党化教育”指导下行政力量对晋升权的干预 第四节 大学教员晋升制度的深化(1937-1949) 一 《教员资格审查施行细则》中晋升标准的“精细化” 二 “学术审议委员会”的运行促使晋升过程“程序化” 第三章 大学教师晋升制度的制定 **节 晋升制度制定的背景 一 清末教习官僚等级体系的弊端 二 民国初期现代大学建制的要求 三 大学教员学术职业发展的趋向 第二节 晋升制度制定的目的 一 保障大学教员的生活待遇 二 提升大学的师资质量 三 推动近代学术研究的发展 第三节 晋升制度制定的主体 一 国家教育行政机关 二 大学评议会 三 大学聘任(升等)委员会 第四节 晋升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 指导纲领 二 组织构成 三 晋升条件 四 提请事宜 第五节 晋升申请的审查程序 一 教员个人申请 二 系主任审核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赵书琪,女,1992年7月生,山东济南人,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目前,主持教育BU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一项,省厅级课题两项,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与教育BU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在《高教探索》《现代教育技术》《现代基础教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