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地火行天:中国科幻研究十年精选:2011-2020

地火行天:中国科幻研究十年精选:2011-2020

1星价 ¥122.2 (6.5折)
2星价¥122.2 定价¥18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9431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2册(17,967页
  • 出版时间:2024-02-01
  • 条形码:9787568943123 ; 978-7-5689-4312-3

内容简介

2011~2020年,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在引发国内科幻热潮后,其英文版斩获雨果奖,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对于中国科幻的热切关注。在这一良好态势下,科幻成为学术热点,不少知名学者投身其中,相关论文数量迅速增长,科幻研究群体不断壮大。由知名科幻学者主编,是对科幻研究这个新兴学术领域十年来诸多成果的回顾和检阅,将在学术界产生良好反响,并有力促进相关研究的发展。从2011~2020年间发表的约2000篇科幻研究论文中精选出的数十篇论文,共50万字,本书为其中的上册,主要研究《三体》和刘慈欣。

目录

上册 文类勘界 江晓原、穆蕴秋 科学与幻想:一种新科学史的可能性 林云柯 《银翼杀手》与“弗兰肯斯坦传统”——人工智能题材的思想史叙事 姜振宇 科幻“软硬之分”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影响和局限 王峰 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存目) 郭伟 科幻小说中的语言哲思(存目) 刘洋 科幻创作中的设定网络(存目) [美]那檀蔼孙 中国科幻小说选择性传统中的科学相声(存目) 中国科幻史论 吴 岩 论中国科幻小说中的想象 任冬梅 民国科学小说初探 [美]贺可嘉 狂人与铁屋:鲁迅对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影响 [日]上原香 论顾均正对美国科幻的吸收融合:以《在北极底下》为例 詹玲 “十七年”中国科幻小说的外来影响接受及概念建构 闫作雷 从“群众科学”到“民科”:新时期科幻的一个侧面 李静 当代中国语境下“科幻”概念的生成——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的“科文之争”为个案(存目) 思辨“中国性” [美]宋明炜 中国科幻的新浪潮——命名与阐释 王 瑶 火星上没有琉璃瓦吗——当代中国科幻与“民族化”议题 晚清的世界想象 李广益 中国电王:科学、技术与晚清的世界秩序想象 贾立元 晚清科幻小说中的殖民叙事——以《月球殖民地小说》为例 段书晓 从“异世界”到“新世界”——晚清科学小说中的天上世界 “过去”与“未来” 李静 制造“未来”:论历史转折中的《小灵通漫游未来》 李俊 异域、故乡与迷宫——当代中国科幻的历史主题(存目) 任冬梅 晚清与民国科幻小说中“未来中国”形象之比较(存目) 乌托邦 郁旭映 中国当代反乌托邦和恶托邦科幻小说比较研究 王一平 反乌托邦小说对“消费乌托邦”的预演与批判——以《美丽新世界》与《华氏451度》为例 [美]宋明炜 1989年以后:中国科幻新浪潮的乌托邦变奏(存目) 自我与他者 程林 奴仆、镜像与它者:西方早期类人机器人想象 黎婵 进化的阴影:威尔斯科幻小说中的他者形象研究(存目) 范轶伦 剑与诗:古典文化带来未来救赎——《诗云》和《断章》中的身份认同比较(存目) 陈舒劼 “他者”的挑战——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的怪物想象(存目) 后人类 王峰 后人类状况与文学理论新变 廖勇超 从增能补缺到焦虑伦理:谈押井守科幻三部曲中的后人类伦理(存目) 王一平 赛博朋克小说中的赛博空间与新生命形态:论吉布森的“蔓生三部曲”(存目) 李明晖 科幻小说中的AI与宗教想象(存目) 科幻诗 李国华 科学与情感——汉语科幻诗谈屑 刘正忠 朝向“后人类诗”——陈克华诗的科幻视域 科幻翻译 潘少瑜 世纪末的忧郁:科幻小说《世界末日记》的翻译旅程 [意]裴尼柯 当代中国科幻小说:试论一个文类的翻译 姜倩 英语科幻小说中的新词及其汉译探析(存目) 科幻影像 叶嘉 科学与幻想之间:中国报刊上的《月里嫦娥》(1929-1933)(存目) 徐璐 幽灵游荡:日本科幻动漫中的核威胁(存目) 姜振宇 幕见新中国——国产科幻电影中的未来中国形象(存目) 下册 韩松 贾立元 韩松与“鬼魅中国” 李松睿 信息爆炸时代的奇观营造者——论韩松的小说创作 [意]彩云 倾听(技术)异常:论《再生砖》 王瑶 迷宫、镜像与环舞——韩松科幻小说赏析(存目) “当代”与“现代” 王瑶 “冷酷的方程式”与当代中国科幻中的“铁笼困境” 陈舒劼 “长老的二向箔”与马克思的“幽灵”——新世纪以来中国科幻小说的社会形态想象 郁旭映 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中的疾病与医疗书写 罗小茗 被切割的城市:当代中国科幻的城市想象(存目) 王瑶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寓言——当代中国科幻中的文化政治(存目) 陈楸帆 刘希 当代中国科幻中的科技、性别和“赛博格”——以《荒潮》为例 汪荣 两岸海洋科幻文学中的生态关怀——以陈楸帆《荒潮》与吴明益《复眼人》为例(存目) “现实”与“真实” 姜振宇 贡献与误区:郑文光与“科幻现实主义” 陈楸帆 “超真实”时代的科幻文学创作(存目) 刘慈欣 [美]宋明炜 弹星者与面壁者——刘慈欣的科幻世界 王瑶 铁笼、破壁与希望的维度——试论刘慈欣科幻创作中的“惊奇感美学” 刘大先 总体性、例外状态与情动现实——刘慈欣的思想试验与集体性召唤 罗雅琳 新颖的刘慈欣文学:科幻与第三世界经验 李广益 中国转向外在:论刘慈欣科幻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日]天行一云 小说与实验:以刘慈欣的《地火》为例浅谈技术型科幻小说与现实的关联 贾立元 “光荣中华”:刘慈欣科幻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存目) 严锋 创世与灭寂——刘慈欣的宇宙诗学(存目) 汤哲声 站在地球,敬畏星空:刘慈欣科幻小说论(存目) 杨琼 科幻文学史诗性的呈现——以《流浪地球》为中心(存目) [美]阿德里安·蒂耶雷 刘慈欣笔下的社会和乌托邦(存目) 《三体》的X种读法 杨宸 罗岗 “整体性”的缺失与呼唤——论《三体》之于当代中国文学的意义 李杨 《三体》与“文学” 闫作雷 《三体》中的“朴素主义社会”与“*初的人” 陈颀 文明冲突与文化自觉——《三体》的科幻与现实 何怀宏 星空与道德律——思考《三体》提出的道德问题 王洪喆 从《三体》的设定看作为20世纪“战略文学”的科幻小说 [美]斯蒂芬·多尔蒂 刘慈欣、阿瑟·克拉克与再定位 [法]关首奇 中国梦:刘慈欣《三体》三部曲的翻译和接受中的(自我)东方主义和后东方主义 吴飞 生命的深度:《三体》的哲学解读(存目) 杨宸 “历史”与“末日”——论刘慈欣《三体》的叙述模式(存目) 李广益 罗辑的决断:《三体》的存在主义意蕴及其文化启示(存目) 孙佳山 生态话语与这个时代想象力的穹顶——《三体》的思想资源及其限制(存目) 左亦鲁 一代人来一代走——《三体》、宪法与代际综合(存目) 何明星 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影响评估研究:以《三体》为例(存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广益,重庆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幻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中国作协科幻文学委员会委员,IAFA杰米·毕肖普纪念奖得主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