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文学批评丛书:多维的透视

包邮新时代文学批评丛书:多维的透视

¥46.2 (5.9折) ?
1星价 ¥46.2
2星价¥46.2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97045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0
  • 出版时间:暂无
  • 条形码:9787532970452 ; 978-7-5329-7045-2

本书特色

★ 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得主洪治纲文学评论集。 ★ 论述视角多元。纵观文坛,切开侧面;依托文本,以小见大。 ★ 隶属“新时代文学批评丛书”,呈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面貌。 ★ 丛书入选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评论界资深评论家洪治纲的文学批评专著,是新时代新语境下文学批评家的见解盛宴。本书将其新时代以来所作研究成果精选结集,强调现场感和当下性。以其不同的一套批评笔墨,或深刻精警,或犀利独特,或严谨扎实,或自由放达,从不同的视角或层面来切入新时代的文学创作,表达诉说着他作为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职责和使命,以及对于当前的文学现象、文学发展以及具体作家作品的独到见解与鲜明立场,推进构建新时代新语境下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话语。

目录

目 录 **辑 新世纪观察 论日常生活诗学的重构 重申物质与身体的书写意义 论新世纪小说的轻逸化审美追求 坐对瑶觞看舞妙——论新世纪小说创作 “人”的变迁——新时期文学四十年观察 俗世不俗,日常不常——2018年短篇小说创作巡礼 走向叙事的不确定性——2019年短篇小说创作巡礼 第二辑 聚焦非虚构 论非虚构写作 论非虚构写作的反自律性及其局限 论非虚构写作中的主体情感与观念 论非虚构写作的跨界特性及其意义 论非虚构写作的历史意识 非虚构写作中的事实与观念 非虚构:如何张扬“真实” 第三辑 作家与作品 余华论 寻找诗性的正义——论余华的《文城》 寻找,是为了见证——论余华的长篇小说《第七天》 论莫言小说的混杂性美学追求 朱辉论 奇正相生的叙事艺术——论张柠的小说创作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洪治纲,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著有《余华评传》《中国新时期作家代际差别研究》《中国新世纪文学的日常生活诗学》《邀约与重构》《偏见之辞》《多元文学的律动1992—2009》等。作品曾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广东省2008—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浙江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奖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