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76517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08
  • 出版时间:2024-05-01
  • 条形码:9787521765175 ; 978-7-5217-6517-5

本书特色

“如果照护是一场没有终点线的马拉松,是哪一刻,会让深爱的至亲成为杀人凶手”NHK特别节目录制组继《无缘社会》《老后破产》后拷问社会良心的纪实力作6年深度追踪 11个真实案件,看见照护的爱与苦,以及可能的出路

内容简介

“照护杀人”,一个自相矛盾的词语,一种非同寻常的谋杀。犯罪者并非全受恨意驱使,相反,他们一直肩负着照护的重担。在杀死至爱家人的那一刻,他或她,到底有过怎样的挣扎?如果有一天,我们要承担起照护家人的责任,应该如何面对?当身边人陷入无法言说的照护困境,我们能做些什么? NHK 特别节目录制组围绕“照护杀人”案件在日本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深入调查,通过案件卷宗案发现场周边走访、与当事人对话以及相关人员的采访,揭示了 11 桩照护杀人案件背后令人心酸的真相。这些案件聚焦于高龄者互相照护的“老老照护”、为照护而辞去工作的“离职照护”、*容易被忽略却*痛苦的“初期照护”等照护难题,试图找寻犯下照护杀人罪行的真正原因,探讨预防悲剧再度发生的方法,为我们设身处地理解照护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

目录

**章 突然开始的长期照护 案件1“那时候,我觉得她是个披着我妈妈外皮的怪物。” 案件2“我从来没想过,会是由我来照顾老伴儿。” 第二章 即使妻子判若两人,我也不想和她分离…… 案件3“我们既然结为夫妇,就不想被分开。” 案件4“如果我死了,把我老伴儿一个人扔在这世上,她是一天也活不下去的。” 第三章 只有我能照顾我老伴儿 案件5“我并不后悔。我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错的,但是别无选择,只能这么办。” 案件6“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要杀孩子他爸,现在是唯一的机会。” 案件7 为照护牺牲的女性群像 “不管家庭成员有多少,*终照护的重担只会落到一个人肩上。” 第四章 照护离职之前 案件8“如果能在不辞职的情况下照护家人,那是*好的。可是,真的有这种方法吗?” 案件9“妈妈太可怜了,所以我动了杀心。” 第五章 犯罪的边界在哪里? 案件10“结果,逃兵才是赢家。” 案件11“我觉得照护母亲之前的那个我已经死掉了。” 第六章 防患于未然是可能的吗? 终章 “照护杀人案”追踪实录 后记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照护老人的使命有多沉重?只有亲历者才有体验。不只是劳碌,平常,琐碎,还有无尽头,无意义,无希望,足以摧毁同情与共情,产生照护倦怠与麻木,继而萌生厌烦、厌恶,由隐忍走向残忍。书中的案例不仅展示了照护绝望的心理魔影,揭示了人性的残酷一面,更提出了从社会层面关注和纾解这一困境的紧迫性。 王一方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爱不是万能的,爱到无力也会痛,扰于心且困于行,但这并不影响爱本质的美好。
所以:爱到痛心要救赎,爱到无力要求助,爱到末路要成全;即便有一天你在爱前犯错,但一定要相信“爱远比你想象的要宽容”。 路桂军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 本书记录的至亲照护者成为凶手的惨痛案例,如实呈现了深度老龄化情境中对失能和失智长者的日常护理和关爱实践。在一个有着深厚礼仪传统和先进社会福利制度的国度,家庭照护为何一次次成为失败的人性冒险体验,遭遇悲剧性的结局?如何在地方道德世界内修复和重建一个由家庭、社会、国家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照护共同体,已经是研究者和决策者无法回避的终极议题。 潘天舒 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所长 “照护杀人”是爱之切、身之疲、心之死的内心矛盾的迸发,是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后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如何尽早建立、完善家庭照护者支持体系,减轻家庭照护负担,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是这本书对社会发出的灵魂拷问。 张继元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作者简介

日本 NHK 电视台纪录片节目“NHK 特别节目”的制作成员。曾编写出版《无缘社会》《老后破产》《高中生穷忙族》等反映日本社会现实问题的书籍。 香港教育大学中文研究文学硕士,前图书编辑。热爱非虚构作品,在翻译中练习观察世界。译作已近百万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