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0118854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2-11-01
- 条形码:9787201188546 ; 978-7-201-18854-6
本书特色
“周公子爱读书”主理人、诗词大V周公子爆文全新集结,深度趣解词人与宋词。
2. 宋词十大名家与他们脍炙人口的近200首诗词,读历史,品诗词,不一样的故事观感,更深刻的心灵共振。
3.晏殊的珍惜当下,苏轼的苦中作乐,李清照的敢于做自己,陆游的永不言弃……这些词人身上的动人品质和人生态度,教会我们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4. 文章考据严谨,落笔风趣,独特的文风受到众多读者的追捧与热评。
5. 文风简洁,笔调活泼,故事丰满。翻开本书,在阅读中获得多重的人生体验——每读懂一个词人,就多经历一种人生。
6. 文末彩蛋:漫画小剧场。一起穿越大宋,邂逅词家,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
7. 附赠全书配乐有声书,听读随心。
附赠3张“反精神内耗”书签,一起做个更快乐的人吧。
内文双封,装帧精致。封面采用整幅手绘插画,扑面而来的宋朝风雅。
内容简介
《宋词群星闪耀时》上篇选取闪耀于宋代诗坛天空的“十颗明星”:李煜、范仲淹、晏殊、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宋徽宗、李清照、陆游、辛弃疾,讲述他们让人唏嘘的一生。每篇人物小传都结合了若干经典宋词,并将其置于写作背景之下,让人能更准确、更生动地理解这些词人与他们的作品。下篇是轻松的人物番外故事。读历史,品诗词,从浅斟低唱到金戈铁马,翻开本书,领略大宋词人风雅又激昂的百味人生。
目录
【目录】
人物志
李 煜:一个文艺青年的错位人生 002
范仲淹:如果宋朝有完人,他的名字应该叫范仲淹 027
晏 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只有值得珍惜的当下 065
欧阳修:一代文宗是如何炼成的? 099
王安石:千古名相,还是乱臣贼子? 132
苏 轼:北宋全能之王的那些事儿 158
宋徽宗:一个被皇帝耽误的全能艺术家 187
李清照:我是喝酒打牌的山东女汉子,也是婉约多愁的词霸李三瘦 207
陆 游:我可以接受失败,但绝不放弃 231
辛弃疾:武能金戈铁马,文是词中之龙 254
番外篇
苏 辙:做苏东坡的弟弟,是一种什么体验? 282
苏轼与章惇:爱比恨更有力量 301
苏轼与陈季常:真正的朋友是无用的 318
苏 轼:出世和入世,谁说只能二选一? 329
陆游失唐琬:当爱已成往事 343
后 记:读懂一位词人,就是多经历了一种人生 359
相关资料
有导演说,电影的意义就在于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和银幕上的人物处于相同的状态里。而我写这本书的目的,也是如此。——周公子 非常喜欢作者写作的深度和手法,让读者成为四维空间的旅行者。读完文章的那一刻,历史长河中的这些文化巨星又一次大放光彩,读者也能从中体会到强烈的存在感和美的享受。——文史爱好者 我是语文老师,这些人物对于孩子来讲只是书本上一个人名而已,在周公子笔下却如此生动,如一幕幕历史大电影。把这些文章推荐给了我的学生们,让他们看完文章再去读课本里的诗词,感触更深了!01
公元975年的春天很冷。 南唐一国之君李煜的心情却很不错。听军师说,宋军扛不 住,马上就要退兵了。 天佑南唐,江山无忧,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兴奋之余,他打算去 慰问一下守城将士,以期振奋士气,更快退敌。心至身行,李煜兴冲 冲地登上金陵城墙,挥起衣袖,热情洋溢地对奋战在一线的南唐兵士 们高声喊道 :“各位将士,辛苦了!” 回应他的却不是激昂沸腾、保家卫国的宣誓,而是士兵们沉默而 奇怪的目光,他们纷纷用一种难以理解的眼神望着李煜。 气氛异常地尴尬。 李煜不由得往城墙外望去,这一望不要紧 :只见城外是密密麻麻 的宋军旗帜,敌军浩浩荡荡,兵临城下。大惊之下,李煜顿感天旋地 转,眼前一黑 :“众卿误我啊!” 没人想做亡国之君,李煜也不例外。 大军压境,谁都知道亡国是早晚的事儿了,只有李煜还蒙在鼓里。 从大臣们坑蒙拐骗的美梦中醒来,他发现自己已无路可退,要么投降, 要么死扛。 就这样让祖宗的基业毁在自己手中吗?李煜实在不甘心,拼死一 搏吧! 困兽的力量,往往是惊人的。
0 0 4 人 · 物 · 志
在被重重包围的情况下,风雨飘摇的南唐居然又撑了半年多。 可惜,文艺青年注定还是干不过一代枭雄。975年冬,宋军攻破 金陵城门,李煜率亲属、大臣四十五人肉袒出降,建国三十九年的南 唐就此宣告灭亡。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 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 消磨。*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此词乃李煜被俘北上后所作,上片追忆南唐过往的繁华景象, 国土幅员三千里,宫廷楼阁高耸云霄,皇家内院花繁树茂,云雾 葱茏。从小在这片富庶的土地上长大的李煜,何曾见识过战争的 残酷呢?下片写国破身降的悲惨与凄情,“沈腰”暗喻自己承受着亡 国之痛和臣虏之辱,在北方过着含悲饮恨的生活,日夕以眼泪洗面, 像南北朝的沈约一样,消瘦得很快,每隔几天腰带就要紧一紧;而“潘 鬓”则是说自己跟西晋美男子潘安同病相怜,不到四十岁就两鬓斑白。 全词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到极衰,极喜而后极悲,*后追忆 破国当日情景,离别故国,哭辞宗庙,教坊里也奏起了应景的别离之曲。 一朝沦为亡国之君的李煜,禁不住像个孩子一样,对着宫女失声恸哭。 *终,还是没有保住祖宗的江山,以后或许再也没有机会踏上这 片富庶的土地。登上北去汴京的船只,故国渐行渐远,李煜*后一次 深深回望 :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人 · 物 · 志 0 0 5
泪水再一次模糊了李煜的视线,往事漫随流水,一幕幕席卷 而来。01
公元975年的春天很冷。 南唐一国之君李煜的心情却很不错。听军师说,宋军扛不 住,马上就要退兵了。 天佑南唐,江山无忧,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兴奋之余,他打算去 慰问一下守城将士,以期振奋士气,更快退敌。心至身行,李煜兴冲 冲地登上金陵城墙,挥起衣袖,热情洋溢地对奋战在一线的南唐兵士 们高声喊道 :“各位将士,辛苦了!” 回应他的却不是激昂沸腾、保家卫国的宣誓,而是士兵们沉默而 奇怪的目光,他们纷纷用一种难以理解的眼神望着李煜。 气氛异常地尴尬。 李煜不由得往城墙外望去,这一望不要紧 :只见城外是密密麻麻 的宋军旗帜,敌军浩浩荡荡,兵临城下。大惊之下,李煜顿感天旋地 转,眼前一黑 :“众卿误我啊!” 没人想做亡国之君,李煜也不例外。 大军压境,谁都知道亡国是早晚的事儿了,只有李煜还蒙在鼓里。 从大臣们坑蒙拐骗的美梦中醒来,他发现自己已无路可退,要么投降, 要么死扛。 就这样让祖宗的基业毁在自己手中吗?李煜实在不甘心,拼死一 搏吧! 困兽的力量,往往是惊人的。
0 0 4 人 · 物 · 志
在被重重包围的情况下,风雨飘摇的南唐居然又撑了半年多。 可惜,文艺青年注定还是干不过一代枭雄。975年冬,宋军攻破 金陵城门,李煜率亲属、大臣四十五人肉袒出降,建国三十九年的南 唐就此宣告灭亡。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 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 消磨。*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此词乃李煜被俘北上后所作,上片追忆南唐过往的繁华景象, 国土幅员三千里,宫廷楼阁高耸云霄,皇家内院花繁树茂,云雾 葱茏。从小在这片富庶的土地上长大的李煜,何曾见识过战争的 残酷呢?下片写国破身降的悲惨与凄情,“沈腰”暗喻自己承受着亡 国之痛和臣虏之辱,在北方过着含悲饮恨的生活,日夕以眼泪洗面, 像南北朝的沈约一样,消瘦得很快,每隔几天腰带就要紧一紧;而“潘 鬓”则是说自己跟西晋美男子潘安同病相怜,不到四十岁就两鬓斑白。 全词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到极衰,极喜而后极悲,*后追忆 破国当日情景,离别故国,哭辞宗庙,教坊里也奏起了应景的别离之曲。 一朝沦为亡国之君的李煜,禁不住像个孩子一样,对着宫女失声恸哭。 *终,还是没有保住祖宗的江山,以后或许再也没有机会踏上这 片富庶的土地。登上北去汴京的船只,故国渐行渐远,李煜*后一次 深深回望 :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人 · 物 · 志 0 0 5
泪水再一次模糊了李煜的视线,往事漫随流水,一幕幕席卷 而来。
02
李煜的人生出场堪称华丽,出生刚刚三个月,其祖父李昪
便从吴国杨氏手中夺取了帝位,自称是李唐皇室的后人, 改朝换代,建立南唐。李煜则顺理成章从贵族小公子变为堂堂皇孙, 锦衣玉食,荣华富贵。 不仅如此,他还长得神骨秀逸、英俊潇洒,天生一身艺术细胞, 书画、音律,诗词文章,无一不通。书法上,他集各家之长,自创“金 错刀体”,刚劲有力,落笔瘦硬而风神溢出 ;其留存的两篇书法论文 《书评》《书述》,迄今仍是书法理论的权威性著作。绘画上,史载其 笔下的竹木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在北宋时,就已是收藏家 们宝惜至极的“希世之物”。音乐天赋亦是顶级,《雁门野记》说他“精 于音律,凡度曲莫不奇绝”,其亡国前创作的一些乐曲,常常很快便 传遍南唐。 除了面面俱到的才华,李煜还性格温和,待人接物有如春风拂面, 从不摆架子,你说这么一位气质高华、玉树临风的文艺美少年,走到 哪不得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呢? 然而,凡事总有例外。 皇宫中有一个人就不怎么待见这位三好少年。谁呢?不是别人, 正是李煜那位能力出众、屡立战功的太子哥哥弘冀。
0 0 6 人·物·志
那么,这位哥哥是羡慕李煜长得帅?还是嫉妒李煜才华高? 其实都不是。他吧,主要对李煜的眼睛比较有意见。 嗯,说起来,李煜同学的长相确实不一般 :
广额丰颊,骈齿,一目重瞳子。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是标准的富贵之相。 这也不奇怪,堂堂皇子,气宇轩昂很正常,可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瞳仁 这点就非比寻常了——因为,三皇五帝中的舜和西楚霸王项羽都有这 种相貌特征。 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没错,在封建迷信大行其道的古代,这就 是妥妥的帝王之相。(其实搁今天,也就是个瞳仁发生了黏连病变的 先天畸形,所以说懂科学很重要。) 你说一心想攀登皇位的弘冀哥哥,每次看到这个自带帝王体征的 好弟弟是不是很糟心呢? 李煜心里其实更郁闷 :哥,我这是病啊,你有药吗? 不好意思,药没有,杀心倒是有的。
03
敏感细腻的李煜敏锐地捕捉到了哥哥的敌意。 他本就无意政治,为了让哥哥安心,索性一头扎进了文化 艺术的海洋,每天泡在皇家图书馆,当起了皇宫隐士。还给自己起了
人 · 物 · 志 0 0 7
一大堆表明心志的外号 :钟山隐士、莲峰居士、钟峰隐者等,就差出 家做和尚了。“网络签名”也是各种隐者风范 :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 世上如侬有几人?(《渔父》其一)
或者这样 :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 万顷波中得自由。(《渔父》其二)
这些诗词无一不在向弘冀释放强烈信号 :哥哥,快看快看,我志 当富贵闲人,醉心山水文艺,真的无意皇位哦!安心哦哥哥! 李煜的敏感和避让,看起来让人颇有些心疼,但其实这段徜徉在 文化艺术世界的隐士生活,却是他人生中*快乐的时光之一。 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而打破这份平静的不是别人,依然是他的好哥哥弘冀。这位哥哥 不知因何惹毛了父亲李璟,李璟一气之下,说了这样一句话 :“熊孩 子不听话,皇位你是别想了,我要传位给你叔叔!” 这是一句改写三个人命运的话。 弘冀把老爸的话当了真,居然狠下心派人把自己的叔父毒死了, 之后却总梦见面目狰狞的叔父来索命,就这样得了心病,不久自己竟 也一命呜呼。
0 0 8 人 · 物 · 志
李煜的帝王之相,就这样无奈地得到了应验。 错位人生,自此开启。
04
公元961年,二十四岁的李煜登基为帝。 而就在前一年,南唐北边的国家后周发生了一件大事 : 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逼迫七岁的小皇帝禅位,改国 号为“宋”。 赵匡胤乃一代雄主,志在一统天下。南唐的覆国危机,其实在赵 匡胤建立宋朝的那一刻,就已然注定。 本就身处强敌环伺的弱国,偏偏在文艺领域是个天才加全才的李 煜,在政治领域又是个蹩脚的皇帝。 说到李煜治国的能力,我们不得不先了解下他的性格。 李煜刚登基时,有阵子对下棋很着迷。某大臣来汇报工作,看到 李煜边下棋边听,嗯嗯啊啊心不在焉,一时火起,居然上前猛地一把 将李煜的棋盘扫到了地上。 李煜当时就震惊了。 好家伙,仗着哥脾气好,不把皇帝当干部啊!老虎不发威,你还 真当我是病猫呢,于是忍不住气沉丹田,一声怒吼:“你抽什么风呢? 当自己是魏徵啊?!” 结果,大臣竟也毫不示弱:“我不是魏徵,因为你也不是唐太宗!” 大臣说得这么有道理,李煜一时竟无言以对,*后居然就这样默
人 · 物 · 志 0 0 9
不作声收了场。你说李煜的脾气好不好,能不能忍?这要放在稍微有 点火气的皇帝身上,明天的太阳估计就不是照在这位大臣的床头,而 是要照在他的坟头上了。 另一件更能体现李煜性情的事情是 : 李煜的弟弟从善,在李煜当太子期间搞过很多小动作,想挤掉李 煜,自己上位。甚至父亲李璟去世时,他还想拉拢受命大臣在遗诏上 动手脚,结果大臣不仅一口回绝,后来还跟李煜汇报了相关情况。 大家都知道,在皇权面前,兄弟情分往往是一文不值的。帝王之 家,父子兄弟相残,甚至可以说是每个朝代必有的固定戏码。不觊觎 我的位子说不定看你都碍眼,何况你还动过小九九、打过小算盘,这 样的情况下,能留你一条命,基本都是看祖宗面子了。 可我们的李煜不一样,对弟弟非但既往不咎,关爱之情还犹胜从 前。嗯,皇位反正我本来就不稀罕,还是宝贝弟弟比较重要。 后来,从善出使宋朝,被赵匡胤留做人质,羁押不归。李煜伤心 得不得了,连*喜欢的文艺汇演也没了兴致,还动不动就登高北望, 涕泗横流 :
自从善不还,四时宴会皆罢。 每凭高北望,泣下沾襟,左右不敢仰视。
那首著名的《清平乐·别来春半》,据说也是因思念从善所作 :
0 1 0 人 · 物 · 志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 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此词开篇即直抒胸臆,道出离愁别恨,李煜久立花下,思念着远 方的弟弟,那如雪花般飘落全身的梅花,正如心中愁绪,方才拂去, 又已落满。看到大雁横空飞过,为它没有带来亲人的书信而感到失 落,想和弟弟在梦中相会,却又担心路途遥远,对方可能在梦中也 难以返回。心念至此,自己心中的“离恨”就像滋生不已的春草那 样无边无际…… 不仅对大臣忍耐,对兄弟一往情深,就连对获罪之人,李煜也常 大发慈悲,还曾跑到监狱里客串法官,宽大处理了一批犯人(大哥, 咱这是治国啊,你当是小孩子过家家呢)。 李煜的大臣,曾这样评价他 :
赏人之善,常若不及 ;掩人之过,惟恐其闻。
意思是说,李煜奖励别人的好处时,总担心赏的还不够多 ;而当 别人犯错时,却极力帮着打掩护,唯恐影响了人家的名声。 看到这,是否忍不住要感叹 :李煜真是个大好人啊! 没错,李煜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 但历史不止一次证明 :好人往往做不了好皇帝。
人 · 物 · 志 0 1 1
05
对于做皇帝而言,只是善良宽厚、情深义重,是远远不够 的(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甚至是缺点),更重要的,乃是权 谋和实干。 而李煜本就无心皇位,对政治更是毫无兴趣,加上南唐在他老爹 李璟在位时,就已经被后周数次敲打,被迫割让了长江以北的所有土 地,并削去帝号,降格为“唐国主”,以示臣服。 所以,李煜压根就没什么野心,只想小心翼翼做好宋朝的附属国, 偏安一隅过自己的小日子。 这不,登基之初,他就赶忙给赵匡胤打了份报告,力表自己毫无 野心,一定会安分守己做好北宋的跟班小弟 :
臣本于诸子,实愧非才,自出胶庠,心疏利禄,被父 兄之荫育,乐日月以优游。思追巢许之余尘,远慕夷齐之高 义。既倾恳悃,上告先君,固非虚词,人多知者。
意思是说,自己本无意于皇位,自从出了校门(“庠”指学校), 就看淡功名利禄,在父兄的庇护下,优游于诗词书画之中,小日子过 得逍遥自在。人生偶像是巢父、许由、伯夷、叔齐这类隐士,仰慕他 们不做帝王而去隐居的高风亮节,这在南唐是人尽皆知的事儿,绝非 虚词…… 结尾又各种赌咒发誓,说自己若是对大宋有二心的话,不仅是违 背了祖宗遗训,还会受到神明的惩罚 :
0 1 2 人 · 物 · 志
惟坚臣节,上奉天朝。若曰稍易初心,辄萌异志,岂 独不遵于祖祢,实当受谴于神明。
此后,他对宋朝的外交政策一言以蔽之就是 :量南唐之物力,结 大宋之欢心。 上贡送礼是家常便饭,日常也是赔尽小心。每次北宋使者来访, 李煜都会脱掉天子才会穿的皇袍,改穿紫袍,还会把皇宫正中屋脊两 头代表帝王尊严的“鸱吻”(殿脊两端的卷尾龙头,中国古代神话传 说中的神兽)拆下来,等宋朝代表走了,再费劲巴拉装回去…… 这意思就是说 :赵大哥,你真的不用来打我啊,咱们是一家人, 我一定会紧密团结在以您为核心的大宋王朝周围,保证按时进贡,绝 对服从管理,就让我们一直这样愉快地相亲相爱吧! 皇帝当到这个份上,你说窝不窝囊? 确实窝囊,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打又打不过人家,能 咋办? 这时期的一首《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地展现了李煜内心的千愁万绪 :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 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 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这首词通篇白描,乍看是写一位月夜无眠、独自水边散步的美人
人 · 物 · 志 0 1 3
在伤春惜时,其实“人间没个安排处”的哪里是佳丽的芳心,分明是 李煜本人面对江山迟暮而萌生的那份“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惆怅。
06
政治上虽然不得志,好在李煜还有热爱的艺术世界和感情 的温柔乡。 在南唐,李煜既是一国之君,又是才情爆棚的金牌词作家。他 的每一首词都会秒登南唐流行金曲排行榜,而且书画音律也都造诣高 深,是顶级的跨界高手,偶像加实力派的典型代表。 亡国之前,李煜同学写词,主要围绕两个主题 :歌舞人生和秀 恩爱。比如将**任妻子大周后的娇憨可爱之态描摹得如在目前的 《一斛珠·晓妆初过》:
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 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晨起,大周后梳洗过后,在唇上轻轻涂上些“沈檀”(即古代的 口红),转头伸出一点花蕾般的舌尖,对着李煜撒娇卖萌。而后朱唇 轻启,清歌一曲,那一张一合的娇润小嘴犹如一颗绽开的樱桃。一曲 歌毕,又饮酒助兴,酒水溅到衣袖上,晕开一片片殷红。醉意渐浓, 大周后柔若无骨地斜倚着华美的绣床,把口中烂嚼的红线,娇笑着吐
0 1 4 人 · 物 · 志
向李煜(“檀郎”即情郎之意),通篇神情娇态毕现,传神之至。 再看其与小周后情愫暗生时的一首《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抛枕翠云光,绣 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脸慢笑盈盈,相 看无限情。
此词写小周后在如蓬莱仙境般的华美屋宇中午睡,李煜前来看 她,四周悄然无声,只见可爱的姑娘将枕头抛到了一边,头发乌黑柔 亮,绣衣上散发出阵阵馨香。李煜想要走近一些欣赏她睡着的娇态, 腰间佩戴的玉佩和珍珠却相撞而发出了响动,惊醒了银色屏风后的 美人。只见她双眸慢慢睁开,正与俯视的李煜四目相对,笑容随即浮 现在她秀美的脸庞上,二人脉脉深情地对望着。词中所写只是二人相 对的一个片刻,却将小周后的娇羞妩媚和李煜的温柔深情写得精细明 快,生动活泼。 除却男欢女爱,身为文艺青年的李煜在吃喝玩乐、歌舞升平方面, 那更是个中好手 :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你看,动不动就开晚会、玩通宵。都日上三竿了,昨晚的欢宴还
人·物·志 0 1 5
没有散场的意思。宫人们挨个儿将金炉里快要燃尽的檀香重新添满, 舞女飞速旋转的步伐将红色的锦缎地毯皱起,金钗也从发髻滑落下 来。还有的美人已醉酒不支,拈起花来嗅闻,想要以此解酒,力图继 续饮宴。*后一句说别的宫殿里也远远传来箫声和鼓声…… 敢情这通宵达旦的歌舞宴乐还不止一处呐!怎么,皇帝不用上 班的?! 更厉害的是,他还和妻子大周后一起,将失传了两百多年的盛唐 之音《霓裳羽衣曲》从残留的乐谱中复原,该曲从此成了南唐文艺汇 演的压轴节目(啧啧,两口子都是南唐国宝级艺术家)。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闲, 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栏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这首《玉楼春》,写的就是《霓裳羽衣曲》在南唐宫廷演出的华 美盛况。 明肌似雪、鱼贯而列的美艳嫔娥,声断水云、遍彻宫殿的悠扬音 乐,随风飘散、沁人心脾的氤氲暗香,李煜同学在视觉、听觉、嗅觉 的全方位享受下,醉中忘形,手拍栏杆,好一番风流倜傥、神采俊逸 之状。而*后一句“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更是雅趣之 至,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煜是多么的擅于发现美和享受美——偃烛
0 1 6 人·物·志
熄火,踏月而归,好一个春风醉人的夜晚呀! 你看,这人长得帅,审美情趣又高,就连奢侈享乐都不讨人厌呢!
07
如果生活就这样一直在丝竹弦乐、作曲填词中继续下去,该 多好呢。可虎视眈眈的赵匡胤却以一句“卧榻之侧岂容他 人鼾睡”无情碾压了李煜的天真幻想,北宋终于要对南唐下手了。 面对迫在眉睫的危机,李煜又能怎么办呢?除了更加频繁地进 贡,便是主动降低政治待遇,请求把“唐国主”改成“江南国主”, 将宫殿屋脊上的“鸱吻”永久撤下,曾经被封为王的弟弟们,也全部 降级为公……以此变相求饶。 可这又怎么可能打消赵匡胤灭掉诸国、一统天下的宏图伟略呢? 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愁肠百结、手忙脚乱的李煜又犯了一个致 命的错误——错杀忠良,自毁长城。 南唐有一员猛将名为林仁肇,其人不仅武艺高强,且颇有战术头 脑。他曾在宋朝攻打南汉未归时,向李煜建言,拨给他几万精兵,乘 虚而入,打过长江,收复曾经属于南唐的失地。甚至连李煜的退路, 他都给想好了,说等自己出兵后,让李煜把他全家老小抓起来,如果 赵匡胤兴师问罪,就推说是他在造反,与南唐朝廷无关。这样如果奇 袭成功,好处国家拿,如果失败,李煜可以杀了他全家,把问题全推 到他身上。 可惜,如此忠肝义胆之举,却把李煜吓破了胆,再三叮嘱林仁
人 · 物 · 志 0 1 7
肇不可轻举妄动,否则国家危矣 ;口头警告后,仍不放心,又把他调 离了前线。 李煜如此退缩,赵匡胤却是毫不客气。为了拔掉南唐的这员猛将, 他故意对羁留在北宋的李煜之弟李从善道 :你们的大将林仁肇已送来 信物,准备投降我们啦! 从善听后,立马想办法写了秘信通报李煜。 恰巧当时南唐军队内部又有派系斗争,几个能力平庸的大将觉得 威望极高的林仁肇是个威胁,在李煜面前中伤其画地为王、意欲谋反。 内外交攻下,李煜也起了疑心,派人毒死了林仁肇。 赵匡胤见时机已到,就发出了让南唐献土归顺、免于干戈的信号。 李煜是个把“忠孝”看得很重的人,前面种种委曲求全,就是不 希望祖宗的江山葬送在自己手上。结果都到这份上了,对方还不罢休, 退无可退之下,他终于雄起了一把 :欺人太甚,打就打!我有长江天 险,未必输你! 可让李煜万万没想到的是,宋朝居然开创性地搭建出连索浮桥, 使得长江天堑变通途,南唐瞬时无险可守。 林仁肇死后,接手的南唐军事主帅又是个无能之辈,不仅消极抗 敌,对李煜还各种欺瞒骗,直到李煜登上城墙才发现宋军已兵临城下, 为时晚矣。 可这一切能只怪李煜吗? 自己老爹留下的,本就是个烂摊子。从他登基的那一天起,作为 一个弱国之君,失败的命运其实早已注定。他卑躬屈膝过,也奋力挣 扎过,却终究还是亡了国。
0 1 8 人 · 物 · 志
李煜北上汴京后,宋太宗赵光义曾问南唐旧臣潘慎修 :“李煜果 真是一个懦弱无能之辈吗?” 潘慎修答道 :“假如他真是无能无识之辈,何以能守国十余年?” 南唐旧臣徐铉对南唐之亡曾如此评价 :
李煜敦厚善良,在兵戈之世,而有厌战之心。虽孔明 在世,也难保社稷,既已躬行仁义,虽亡国又有何愧?
宋人陆游也在《南唐书》中肯定李煜说 :
后主天资纯孝……专以爱民为急,蠲赋息役,以裕民 力。尊事中原,不惮卑屈,境内赖以少安者,十有五年。
意思是,如果不是李煜各种委曲求全,南唐可能早在十五年前就 被灭了。 那么,在历史的滔滔进程下,无奈成为亡国之君的李煜,接下来 将要面对怎样的囚徒生活呢?
08
浪淘沙·窗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 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 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人 · 物 · 志 0 1 9
汴京的春天,好像比金陵还要更冷一些。 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帘外,潺潺的春雨敲 打着寂寞零落的残春,更敲打着李煜那颗破碎无助的心,在梦中,他 又一次回到了心心念念的故国。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只有在梦中才能暂时忘却身为俘 虏的痛苦,享受那片刻的欢愉和放松,何其心碎!可是就连这样的梦 境也是可遇不可求,更多的时候,即便身在梦中,也是无穷无尽的亡 国之恨、彻骨之痛 :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往事已成空,还如一 梦中。(《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 如龙。花月正春风。(《望江南·多少恨》)
春去秋来,四季流转,故国夜夜入梦来 :
望江南·闲梦远二首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 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 孤舟,笛在月明楼。
0 2 0 人 · 物 · 志
春天,他想起春满金陵时,那碧水如蓝的秦淮河,管弦飞扬的游 舫,柳絮飘舞的城池,熙熙攘攘看花的人群。秋天,他眼前又浮现出 清冷辽阔的千里江山,芦花深处横斜的孤舟,仿佛还能听见秋月当空 下,高楼上传来的悠扬笛声…… 梦中已然如此,醒着又是何等光景呢?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 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梧桐深秋,缺月如钩,离愁别恨向谁诉?独上西楼,无言之哀, 更胜涕泪交加。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 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 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曾经无限荣光的帝王,如今被囚禁在小小的庭院,台阶上已爬满 苔藓,门帘也不必卷起,因为也不可能有人来探望 ;过往的富贵与繁 华,都已烟消云散,秦淮河边的旧时宫苑,想必此时正被澄澈的秋月 投影在水面上。一切如旧,可惜再也不见曾经主人的身影…… 梦中萦怀,醒时难忘,对李煜来说,漫漫余生只剩一个主题 :怀
人 · 物 · 志 0 2 1
念故国,无尽乡愁。感性的人总是如此容易沉溺于过往,而往昔越美 好,今朝便越痛苦。 可梦境总会醒来,回忆总有尽头,只要还活着,这残酷无奈的世 界就依然需要面对。
09
当年明月曾说,人生*大的痛苦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拥有 一切后再失去。 一朝从帝王之尊沦为阶下囚,李煜的世界从此和欢乐绝缘。 李煜从前日日奢侈享乐,到了北宋却一度经济拮据。当初金陵城 破之时,北宋的将领还算厚道,曾提醒李煜在宫内财物尚未造册充公 前,他可以随意取拿,打包进北上的行李箱中。可惜李煜当时沉浸在 亡国的巨大悲苦中,根本无心收拾金银细软,到了北宋后,成了所有 投降小朝廷里*穷的一个。 纵是如此,多情的李煜还不忘照顾自己的老部下,有旧臣来访, 实在没什么可送了,他便将自己日常用的一个白金脸盆赠与旧臣。可 恨的是,此人非但没有感激,还到处宣扬李煜小气。 落难的凤凰不如鸡。世态炎凉,莫过如此。 而一生的死敌赵匡胤,虽未诛杀李煜,却也讽刺地给他戴上了一 顶“违命侯”的帽子,戏谑他曾扬言殉国、拒不投降,到*后还不是 成了大宋的俘虏! 而后来登上皇位的赵光义,则更是个卑劣小人。他曾故意带李
0 2 2 人·物·志
煜去参观北宋图书馆,假作关心:“这里面不少书画,皆从南唐而来, 都是你曾经心爱的宝贝啊,不知道来了汴京后,你还读不读书?” 亡国的伤疤就这样被无情地揭开,李煜痛苦到一句话也说不出。 仅仅是如此,便也罢了。无耻的赵光义还将目光瞄向了李煜国 色天香的妻子小周后 :你不是天天想着你的江南故国吗?我不仅灭 你的国,还要辱你的妻。我要从精神上彻底摧毁你,让你臣服在我 的脚下! 这是怎样的奇耻大辱,江山已经尽失,如今连*心爱的人也不能 保其周全,活着已经比死更痛苦。 对于弱者,命运往往就是如此的残酷 :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 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林花在朝雨暮风的摧残下,匆匆凋零,飘落遍地的红花,被雨水 打湿,犹如美人双颊上的胭脂在和着泪水流淌。花儿和惜花之人相互 留恋,如醉如痴,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的遗憾总是太多,就 像那江水不休不止,滚滚东逝。 是啊,人生错位,故国永别,到如今唯余绵绵不尽的耻辱与愁怨, 何苦还要留在这人世间? 公元978年,七夕,李煜四十一岁生日。
人 · 物 · 志 0 2 3
注定永远无法走出亡国之痛的他,提笔写下了一首古往今来触动 无数人心的千古绝唱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 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 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花年年开放,秋月年年皎洁,时光无穷无尽,往事历历在目。 小楼昨夜又有东风吹拂,登楼望月忍不住回思故国。金陵城里那雕刻 精美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都在吧,只不过里面住的人已经 更换。要问心中的愁恨有多少,大概就像东流的春水一样滚滚滔滔, 无穷无尽。 在歌者如泣如诉的演唱中,李煜闭上眼睛,仿佛又回到了故国华 美的宫殿。 眼前是“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的娥皇绰约多姿、翩翩 起舞 ;回首是“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的小周后含羞带怯、盈盈 而来;殿内是“春殿嫔娥鱼贯列”的明媚;殿外是“车如流水马如龙” 的繁华…… 就这样吧,让生命就终结在这一刻吧。 他微笑着端起赵光义赐的毒酒,一饮而尽 :谢谢你赵光义,从此 我再也不用沉浸在那锥心噬骨、无边无际的痛苦中了。 但愿长醉不复醒。
0 2 4 人 · 物 · 志
10
一个亡国之君的人生,就这样凄凉落幕了 ;而一个千古词 帝,却在这一刻获得了永生。 在现实中失去了三千里地山河的李煜,却在词的世界里纵横驰 骋,赢得了更为广阔的疆土。 他的词简洁、干净、极少用典,如清水芙蓉,不事雕琢,语言 白浅,却含意深沉。王国维说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是的,词在李煜之前是花前月下,歌馆宴乐 ;而在李煜之后是家 国万事,皆可入词。 上承花间,下启两宋。可以说,没有李煜,就没有后来的宋词。 赵氏兄弟何曾会想到 :他们亡了李煜的国,李煜却用词征服了整 个宋朝!在文化的国度里,李煜将永葆一个王者的光芒和荣耀。 “词中之帝,当之无愧色!” 李煜的故事,至此结束了。 他的人生诚然是一出错位的悲剧,一个一派天真的人,却偏偏负 担了国家兴亡的社稷之重。然而可贵的是,他见识过人世间*复杂阴 暗的权谋争斗,也经历了帝王到囚徒的人生长恨,却始终如一,不改 纯真本色——富贵时,尽情歌唱繁华绚烂 ;愁苦时,句句血泪道尽凄 凉。提笔落墨,无一字不真。 被俘汴京,身为囚徒,他却从未发出过“此间乐,不思蜀”的 谄媚之语。是的,江山可以被霸占,身体可以被囚禁,但灵魂从未 被征服! “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
人 · 物 · 志 0 2 5
在于不顺从。” 李煜就是这样一个矛盾体,让你觉得他既懦弱又勇敢,既可怜又 可敬。他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你又怎能不承认他是那样一个纯真美好 的人?更为难得的是,他以字字泣血的亡国之殇,道出了每个寻常人 生命中都会有的悲欢离合。 千古之后,当我们依依别离时,心头依然会浮现出“离恨恰如春 草,更行更远还生”;在某个黯然神伤的时刻,我们或许会写下“剪 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每当孤独与惆怅来临, 我们也会禁不住吟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是的,只要人间还在上演着世事的繁华与幻灭,李煜的词就将永 远流传下去。 失去了一世的江山,慰藉了万世的人心。 李煜,你是另一种意义的胜利者。
作者简介
周然雪,人称周公子,“周公子爱读书”微信公众号主理人。唐诗宋词发烧友,故事讲述爱好者。自小沉迷诗词之美,坚信文史学习可以很有趣。立志以学术性与趣味性兼具的形式科普诗词背后的人物故事、历史知识,希望用自己的笔触走进一个个古人的心灵世界,还原诗词背后恒久动人的悲欢离合与人生况味。文章考据严谨,落笔风趣,独特的文风受到众多读者的追捧。出版有《大唐群星闪耀时》。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见字如面
¥15.9¥49.8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20.4¥55.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随园食单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10.5¥30.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