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961458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暂无
- 条形码:9787559614582 ; 978-7-5596-1458-2
内容简介
《发现的乐趣》是理查德•费曼很好的短篇集——收录了费曼一生中代表其科学观、价值观、教育观的13篇访谈和演讲文章。通过费曼自己的话语,我们得以聆听他的童年故事、参与原子弹研制的传奇经历、对诺奖的态度、对纳米技术和未来计算机的预言,还能够体会到“找到真爱、自由自我、做一个有趣的人”是怎样一种人生态度;而且,不止天才、不止有趣,在不羁的表象之下,费曼更是一位思想家,在他的叙述中,我们得以领略到科学的魅力、人文的愉悦、发现万物之理的乐趣。
目录
编者导语
1 发现的乐趣 001
2 未来的计算机 025
3 从加入“曼哈顿计划”到亲眼看到原子弹爆炸 053
4 科学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099
5 底下还有大量的空间—对纳米技术的展望 119
6 科学的价值 143
7 关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的少数派调查报告 153
8 科学是什么 173
9 世界上聪明的人 193
10 货拜族科学:探讨科学、伪科学以及学习如何不自欺 211
11 就像1,2,3那样简单 225
12 理查德·费曼构建一个宇宙 233
节选
1发现的乐趣
此篇为电视访谈文字整理版。1981年,BBC科普节目《地平线》采访了费曼,这期节目后来在美国的科普节目《新星》上播出。其时费曼已进入人生暮年(费曼于1988年去世),我们在节目中看到的是一位睿智的长者在反思自己的人生历程和此生成就—唯有历经岁月洗礼方能有此番感悟。采访中,费曼言谈率直、轻松,饱含感情,他谈了很多内心的想法:为什么说仅仅知道一个事物的名称其实等同于对其一无所知;当广岛成千上万人遭受原子弹荼毒之际,他和他的同事—曼哈顿计划的原子物理学家们,即原子弹这种可怕的武器的研发团队—何以能够痛饮狂欢、庆贺胜利;还有,为什么说即便没有得诺贝尔奖,费曼照样也能把自己的人生过得很精彩。
科学家眼中的花之美
我有一个朋友,他是个艺术家,他有些观点我真是不敢苟同。他会拿起一朵花,说道:“看,这花多美啊!”是啊,花很美,我也会这么想。他接着会说:“你看,作为一个艺术家,我会欣赏花的美;而你是个科学家,只会职业性地去层层剖析这花,那就无趣了。”我觉得他在胡扯。首先,我相信,他发现花很美,其他人和我也能看到,不过,我可能没有他那样精妙的审美感受,但是毋庸置疑,我懂得欣赏花的美。而我同时还能看到更多的东西:我会想象花朵里面的细胞,细胞体内复杂的反应也有一种美感。我的意思是:美不尽然在这方寸之间,美也存在于更小的微观世界,这朵花的内部构造也很美。事实上,一些进化过程很有意思,比如,一些花开始有了颜色,就是为了吸引昆虫为自己授粉;这就意味着昆虫也能看到颜色。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了:低级动物也能感受到美吗?为什么能称之为“审美体验”呢?所有这些有趣的问题都说明了一件事:科学知识只会增加花的美感
和神秘感,人们对花更加兴趣盎然、惊叹不已。是的,只增不减,我弄不懂为什么有人不这么想。
关于偏科
作者简介
理查德•费曼 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生于1918年,成长于纽约的法罗克维,1942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二战期间,他是推动原子弹研发的重要人物。战后,费曼在康奈尔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任教。1965年,他因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除了是物理学家,费曼还是个作家、艺术家,擅长演奏手鼓,还能打开各类保险箱。1988年,费曼辞世
-
大宋宰相王安石
¥18.6¥55.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9.9¥29.8 -
明朝的皇帝(八品-九品)
¥10.7¥36.0 -
在彭德怀身边
¥7.6¥22.0 -
梁晓声自述
¥16.4¥48.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15.4¥45.0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10.9¥28.0 -
一个政治家的肖像-约瑟夫.富歇传
¥10.6¥32.0 -
曹操传
¥19.9¥59.0 -
李鸿章传
¥9.0¥26.8 -
张爱玲传: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
¥11.9¥36.0 -
民国清流大师们的抗战时代-肆
¥15.9¥49.8 -
林肯传
¥10.0¥36.0 -
白居易:乐天诗雄(八品-九品)
¥11.5¥28.0 -
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传
¥11.9¥36.0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10.2¥29.0 -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16.3¥45.0 -
隔膜与猜忌:胡风与姚雪垠的世纪纷争
¥12.0¥30.0 -
名家经典:苏东坡传(精装)
¥27.4¥56.0 -
加缪自述
¥10.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