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04831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2
- 出版时间:2024-08-01
- 条形码:9787519048310 ; 978-7-5190-4831-0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网络言情小说发展历程的研究,梳理网络言情是如何从传统琼瑶、亦舒模式中演变而来,又如何经过总裁文的虐恋情深、穿越文的穿越设定、宫斗文的搁置爱情、女尊文的社会实验,逐步探索过渡为甜宠文的自我滋养。作者认为,在这一文本类型、情感结构与话语模式的演进过程中,女性内部亦不断产生分裂与统和,而构建一个各阶层女性都能够认同的理想社会模型,提供既有利于现世生活,又服务于远景目标的话语模式,则成为网络言情小说仍然在不断探索的问题。
目录
导言
一、从爱欲进入历史
二、消费主义、性别平权与大众文化的多重奏
**章 “虐”以自省:以高干文、总裁文为例
一、言情小说的网络转型
二、虐恋情深的心理模式
三、“总裁爱我”将走向何方
第二章 “穿”回过去:以穿越文、重生文为例
一、虚假的“另类选择”
二、如何来“重写历史”
三、后穿越时代
第三章 “狠”亦无奈:以宫斗文、宅斗文为例
一、丛林法则下的生存困境
二、泯灭的爱情能否重燃三、从情敌到情人
第四章 “强”的反转:以女尊文、女强文为例
一、新规则的“设定”
二、女皇的登基与退场
三、“她历史”的呈现
第五章 “甜”的底气:以职业文、甜宠文为例
一、从职场小说到职业文
二、理想的爱情如何重塑
三、“女性乌托邦”的功能与隐患
结语
一、从西方女性主义到网络女权运动
二、女性群体的分化与统和
三、女性话语政治与中国话语资源
参考文献
后记 成为女性的那一天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薛静,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网络文学、大众文化与新媒体等方向的研究。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多次成为期刊年度优秀论文、封面论文,专著、合著、参与编撰的著作共计十余本,两度受邀担任国际学术会议分组主席。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发表文艺评论三十余篇,多篇均被广泛转载并引发热烈的社会反响。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北大校长奖学金、学术创新奖、北京大学“学术十杰”,入选清华大学“博士后支持计划”。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到山中去
¥9.1¥30.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6.1¥29.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20.6¥32.0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