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23217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32
- 出版时间:2024-07-01
- 条形码:9787100232173 ; 978-7-100-23217-3
本书特色
深入研究1990年以来的汉语风景诗,厘清“山水”“风景”“自然”等概念及其当代嬗变,同时体现出深沉的现实关切。 探究1990年以来的汉语风景诗,厘清古典山水思想与现代风景概念的嬗变。
内容简介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山水”具有强大的辐射力,与之内涵相近的“风景”从未作为一种独立概念和诗歌范式被探讨。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变动的时局令山水思想显得不合时宜,未被赋予象征和道德内涵的“风景”逐渐显露出来。19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体验的深化,传统山水思想进一步失效,更多诗人和艺术家以“风景”取代了“山水”。本书融合艺术发展史、文学影响史、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视角,回望时局变动之际古典山水思想的式微和现代风景概念的显现,探析近年来诗人重返山水的隐秘原因,并就风景蕴含的观看方式、抒情路径、文化想象、共同体建构、现代体验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感知。
目录
绪论 从“山水诗”到“风景诗”
**节 汉语传统中的“山水”“风景”之辨
第二节 “山水”之变与“风景”之现
第三节 比较文化视野中的风景观念与表达
**章 风景与审美感知
**节 优美:自然的守护与安慰
第二节 崇高:自然的壮烈与活力
第三节 自然与存在的复魅
第二章 风景的观看与表现
**节 广阔风景与整体性表现
第二节 微观风景与有限性书写
第三节 流动风景与碎片化认知
第三章 文化地理与地方想象
**节 风景的地方属性
第二节 主体身份与地方想象
第三节 风景的传记性与个人性
第四章 “模山范水”与文化想象
**节 山水思想的回潮
第二节 当代风景的山水化书写
第三节 当代语境中的古典意趣
第五章 环境问题与“风景即我”
**节 自然的终结与风景的消失
第二节 时代境遇中的风景和自我意识
第三节 故乡的消失与无可寄托的乡愁
第六章 城市景观的诞生
**节 城市风景的前世今生
第二节 城市景观与自我认同
第三节 作为城市风景的人们
结 语 后山水时代的风景、审美与想象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纪梅,本名李纪梅,1986年生于河南杞县。文学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新诗研究,著有《情绪的启示》(2017年),文章散见于《新诗评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作家》《江南诗》《世界文学》等刊。曾获第二届西部文学奖·评论奖(2012年)。现执教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中国小说史略
¥15.4¥3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2¥26.0 -
她们
¥16.0¥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到山中去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7¥15.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美,在此时,此身,此地
¥15.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