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311795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0
  • 出版时间:暂无
  • 条形码:9787553117959 ; 978-7-5531-1795-9

内容简介

凉山处在川、滇、黔和藏区的交接地带,与周围地区的都有交通联系,存在有两条交通干线:一是南北向,北通成都、南抵云南;二是东西向,西入藏区,东至黔西北、滇东北。这种交通格局,是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形成,汉代零关道成为连接川滇的官道。凉山的古代交通线路作为藏彝走廊的一部分,在中国西南多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发展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反映出古代民族、商贸交流形式,展示了作为“古道”这一重要组成部分的道路空间在长期的历史阶段中的演变、进化过程,同时道路沿线分布着众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引入“文化线路”的概念,运用其相关概念的管理方法,对藏彝走廊凉山段文化线路申报世界遗产中的相关文化遗产进行了梳理,并对其深入的调查和整理,提出对该项目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报告、工作思路和计划等。

目录

序 导论 **节 研究凉山交通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凉山交通的发展历程 **章 凉山的自然环境概况 **节 地形地貌 第二节 水系 第三节 气候特征 第四节 土壤植被 第五节 凉山河流的变迁 第六节 凉山气候和植被的变迁 第七节 自然环境对交通的影响 第二章 凉山的历史沿革 **节 旧石器时代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 第三节 秦汉至蜀汉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四节 隋唐宋(含南诏大理)时期 第五节 元明清时期 第六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第三章 凉山古道考察 **节 南北向古道路线 第二节 西向——西木线 第三节 东向——雷建通道 第四节 西昌至宁南通云南 第五节 金沙江航运 第六节 交通工具 第四章 从考古遗存看凉山古道 **节 新石器时代 第二节 商周时期 第三节 西南夷时期 第四节 汉晋时期 第五节 隋唐宋元(南诏大理)时期 第六节 明清时期 第五章 凉山古代交通道路及沿线文化遗产与保护 **节 文化线路的有关概念 第二节 藏彝走廊作为文化线路的认定 第三节 文化线路的价值评价 第四节 藏彝走廊(凉山段)的文化遗产 第五节 藏彝走廊(凉山段)的保护与规划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属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前身为西昌地区博物馆,1978年改名为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围绕安宁河流域考古,城河流域考古、盐源青铜文化、大凉山腹地考古等优势课题开展工作。在考古方面,承担了凉山境内文物的调查,抢救性发掘。重要发掘有:安宁河流域的大石墓,西昌北山火葬墓,安宁河流域早期遗址群,盐源古墓葬,大凉山石棺墓等。还4次参加三峡库区的考古发掘工作。在科研方面,发表了《西昌地震碑林》等200余篇学术报告、论文及专著。召开过4次跨省际的学术讨论会,对南丝路与金沙江古代文化研究颇有建树。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