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89065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24-07-01
- 条形码:9787208189065 ; 978-7-208-18906-5
本书特色
吴淞路的石库门,家门前的剃头摊,
零拷老酒的酱油店,虹口的老电影院,
滑板车驶过的弄堂,望得见南京路的小学,
烤鸭店前的久久徘徊,铁桥路灯下的夏夜苦读……
本书是“50后”作者对少年时代和其时的上海的追忆。从苏河北岸到外滩的天地是作者成长的家园,街巷建筑承载的厚重历史与生活行走的记忆交织,尽数被作者娓娓道来。在回忆之外,辅以文史资料,考证道路和建筑的前世今生,如实展现了时代变迁之下上海的市井生活和街巷景色,以及鲜活的人生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散文体回忆录,记述了作者从幼年直到1979年参加高考的人生经历。伴随着对成长经历的叙述和生活空间的变化,作者回忆了虹口吴淞路、四川北路、海宁路一带,黄浦南京东路、汉口路、浙江路一带的街面风光和市井生活样貌,配以史料考证。
目录
作者前记
一 吴淞路658号,我人生记忆的开始
二 川公路一小的两年,我还没有见过川公路
三 海宁路一带的影戏院
四 我在南京路上念了三年半小学
五 我念的中学,以前竟然是大清银行
六 浙江路一带的市井风景
七 我做了四年半的“办公室工人”
结语
一 吴淞路658号,我人生记忆的开始
二 川公路一小的两年,我还没有见过川公路
三 海宁路一带的影戏院
四 我在南京路上念了三年半小学
五 我念的中学,以前竟然是大清银行
六 浙江路一带的市井风景
七 我做了四年半的“办公室工人”
结语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徐静波,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日文化关系、中日文化比较。1979年考入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外语系日语本科,1985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硕士专业,1988年7月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就职于复旦大学台港文化研究所,1993年转入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寻味中国
¥14.7¥38.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5.0¥39.0 -
门外文谈
¥13.2¥38.0 -
茶经(黑白版)
¥11.1¥48.0 -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14.4¥28.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8.3¥22.0 -
经典常谈
¥6.2¥14.8 -
溥仪偷运国宝
¥7.7¥26.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柏杨作品-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13.8¥26.0 -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
¥24.8¥68.0 -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
¥25.2¥42.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8¥26.0 -
中国馔馐谭
¥10.9¥23.0 -
千曲川风情:岛崎藤村散文集
¥18.0¥46.0 -
黄河上的古都
¥14.8¥46.0 -
经典常谈
¥16.7¥39.8 -
氍毹留痕-典藏本
¥29.7¥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