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百花谭文丛:书鱼繁昌录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30667545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0-06-03
- 条形码:9787530667545 ; 978-7-5306-6754-5
本书特色
作者谢其章是当代首屈一指的民国书刊收藏大家,书中插图全部来源于多年的收藏,其作品被香港书界称赞为“谢氏书影系列”。
民国报刊、毛边书……这些“古老”的词汇在传媒手段如此发达的当今社会逐渐被人淡忘,阅读本书将会带给你新鲜的感受和无尽的回忆。
图书收藏中遇到的各种值得注意的问题,作者在书里一一列出,这在学术交流上多了一个可资参考的资料。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作者关于藏书方面的个人爱好、相关知识、独到见解及评论,抒写了作者关于书的热爱和关注,传达给读者关于书的封面设计和装订、内容形式和题材等方面的知识。
书中配有多幅图片,均为作者所藏书刊,如较早时期的毛边本、民国时期的报刊、日据时期的文艺刊物、民国漫画等。同时还收录了稀见的柳存仁(柳雨生)、金性尧(文载道)所写的民国日记片段。并对“南玲北梅”(张爱玲和梅娘)、董桥等知名人士做了生动点评。
目录
辑 一
003 毛边书的前世今生
013 旧书收藏的若干问题
033 民国三十年代漫画图谱
046 漫画民国大都市情色
056 八十年前的壮游
——《良友》全国摄影旅行团
065 一九四二,上海滩,文艺范儿归去来
078 自编自演之“南玲北梅”
091 日据时期文艺刊物经眼录(北平篇)
辑 二
097 猎书忆旧(附《蕉窗话扇》书话)
102 《名家日记》
106 柳雨生《沦陷日记》
126 文载道《伸脚录》日记
150 胡山源《我的写作生活》
154 闲话护封
161 书既可读,亦应可爱
——略说《鲁迅著作初版精选集》
166 线装书崇拜症
辑 三
171 董桥别了笔缘墨情
176 不是保守,是坚守
181 对“无偿捐献”说不
184 鬼子进庄,悄悄的
187 不藏壶者也说壶
191 “多欣赏,少占有”
194 收藏何以成了庸众的娱乐
197 大石作胡同访古
201 秀才人情一本书
205 花大钱,买小报
210 《搜书劄记》精简的日记
251 《佳本爱好者》序
254 《北河沿日记》出版说明
261 后记
相关资料
旧书收藏面对的问题很多,即便是入门已久的藏家也会不断地遇到新问题,初入门者更是疑虑重重。每位收藏者都会有自己的具体疑问,这里所谈内容尽可能地照顾面宽泛一些、针对性强一些,但毕竟不是与读者用面对面的方式解答提问,“无的放矢”仍不可免,读者诸君如能结合自身经验,找到我们之间的共通之处,就再好不过了。我想出了下面这个“自问自答”的形式,也许能增强针对性,触类旁通,如能启发您的思路也是再好不过了。其实,有些问题也是我自己的困惑。
一、旧书是不是年头越老的越珍贵
这是许多人认识上的一个很大误区,就像“物以稀为贵”一样,这两种说法都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若是一概而论,盲目地奉为收藏之信条,那么走弯路、花冤枉钱基本是可以确定了。这句话如果改为“年头越老不一定就越珍贵”就合情合理了。需知“年头不是判别珍贵与否的标准”。譬如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折八扣书”,年头距今八十多年,纸色也老黄老黄的,可是市场认可度仍是不高,为什么呢?“一折八扣”书是书商当年的促销手段,他们大量地翻印古代通俗小说,却并不认真校勘,只在定价上动脑筋,定价一元钱的书打一折即是一角,再打个八扣,就是八分钱,读者一看这么便宜当然要掏钱买了,书商们乐得大赚其钱。其实,这种“高定价低折扣”的手段在现实中也存在,甚嚣尘上的“礼品书”是也。
还有的不良书商,利用人们“年头越老的越珍贵”的心理,将新书“做旧”,以老书的价钱卖。好在旧书作假的情况不像古书那么严重,尚不属于“重灾区”,只要略具文化常识,就很容易识破造假者的伎俩。
文艺类老书始终是热门,名作家的老版书始终是热门,此类老书符合“年头越老越珍贵”的常理。
二、旧书是不是价格越贵的越好
旧书收藏面对的问题很多,即便是入门已久的藏家也会不断地遇到新问题,初入门者更是疑虑重重。每位收藏者都会有自己的具体疑问,这里所谈内容尽可能地照顾面宽泛一些、针对性强一些,但毕竟不是与读者用面对面的方式解答提问,“无的放矢”仍不可免,读者诸君如能结合自身经验,找到我们之间的共通之处,就再好不过了。我想出了下面这个“自问自答”的形式,也许能增强针对性,触类旁通,如能启发您的思路也是再好不过了。其实,有些问题也是我自己的困惑。
一、旧书是不是年头越老的越珍贵
这是许多人认识上的一个很大误区,就像“物以稀为贵”一样,这两种说法都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若是一概而论,盲目地奉为收藏之信条,那么走弯路、花冤枉钱基本是可以确定了。这句话如果改为“年头越老不一定就越珍贵”就合情合理了。需知“年头不是判别珍贵与否的标准”。譬如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折八扣书”,年头距今八十多年,纸色也老黄老黄的,可是市场认可度仍是不高,为什么呢?“一折八扣”书是书商当年的促销手段,他们大量地翻印古代通俗小说,却并不认真校勘,只在定价上动脑筋,定价一元钱的书打一折即是一角,再打个八扣,就是八分钱,读者一看这么便宜当然要掏钱买了,书商们乐得大赚其钱。其实,这种“高定价低折扣”的手段在现实中也存在,甚嚣尘上的“礼品书”是也。
还有的不良书商,利用人们“年头越老的越珍贵”的心理,将新书“做旧”,以老书的价钱卖。好在旧书作假的情况不像古书那么严重,尚不属于“重灾区”,只要略具文化常识,就很容易识破造假者的伎俩。
文艺类老书始终是热门,名作家的老版书始终是热门,此类老书符合“年头越老越珍贵”的常理。
二、旧书是不是价格越贵的越好
由于有了拍卖这种新的交易方式,所以价格是特别透明了,不再像过去那么遮遮掩掩。还有一个原因是网络的发达,人们得到资讯的渠道较之过去多了许多,也快速了许多。一本旧书拍卖了高价,很快大家就会知道,有时快得几乎就是同步。近德宝拍卖公司拍卖的一本新文学诗集《草儿》(康白情著,一九二二年上海亚东图书馆初版),貌不惊人(且书品不佳),竟然拍到了两万三千元的高价;另一本诗集《蕙的风》(汪静之著,一九二二年上海亚东图书馆初版),虽然封面上盖有藏书者“深恶之”的图书馆章,竟然拍到了更高的两万五千元的天价。书商闻之大惊,马上调整了收书的策略,认识到以为新文学图书的价位已到顶的想法是严重的误判。《草儿》与《蕙的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的新诗集,初版本更是藏书者的爱,价位高一点儿是应该的,稍早时这两本诗集的价格也不过三四千元的价位。我查到一条历史记录,很有意思。同一本《草儿》,二〇〇七年六月二十日在某网站拍卖,以一千五百元成交,几个月后,同一网站同一本《草儿》上拍,以两千元拍出。两年之后这本《草儿》再露面,增值十倍,这不是“草儿”而是“金儿”啊。
上面这个例子似乎验证了“价格越贵越珍贵”的道理。可是不要忘了《草儿》是个的例子,因为它不能证明“越珍贵的价格越贵”这个反命题。还是这场德宝的拍卖,万众瞩目的鲁迅编《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一九三六年上海三闲书屋初版),此书存世寥寥(只印一百零三本,“内四十本为赠送本,三十本在国外,三十三本在中国出售”),还是编号本(“第六七本”),由鲁迅亲笔书写,这么一本沾渥迅翁手泽的珍本书,怎么估价也不为过(藏书家唐弢和何挹彭都专文提到过这本画集,唐弢说:“书固良佳,罕见亦一端焉”)。可是“世所罕见”并未带来“罕世之价”,后仅拍到了六万四千元,离人们所期待的六位数相差很远。如此惊鸿一瞥之珍品,再见不知何年。
作者简介
谢其章,祖籍宁波,上海出生,久居北京。近十数年来勤于撰述,出版有文化随笔二十余部,《玲珑文抄》《佳本爱好者》《搜书记》《梦影集》《封面秀》《漫话漫画》《书蠹艳异录》等。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见字如面
¥15.9¥49.8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随园食单
¥9.1¥30.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到山中去
¥10.5¥30.0 -
流星雨(八品)
¥12.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