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两地书》原信与初版本比较研究
1星价
¥46.8
(5.9折)
2星价¥46.8
定价¥7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7145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6
- 出版时间:2024-06-01
- 条形码:9787576714517 ; 978-7-5767-1451-7
内容简介
本书阐述鲁迅青年观的演变及其对《两地书》创作的影响, 重点讨论原信中的“言情”内质及《两地书》创作中“去言情化”措施、原信中的“隐私”情况及《两地书》创作中“去隐私化”处理, 以及鲁迅所谓“尖刻”的性格内因及创作中“礼貌化”修正等, 彰显鲁迅在文艺战线长期秉持的韧战思想, 以及在婚恋方面与旧时代和旧社会不懈抗争的坚定姿态。
目录
绪论
一、《两地书》及相关原信的出版综述
二、《两地书》在现代书信体文学中的定位
三、原信和《两地书》的文体问题
四、原信和《两地书》的作者问题
章 鲁迅青年观的演变及其对《两地书》创作的影响
节 “许广平之争”对《两地书》原信的有限影响
第二节 由原信考察鲁迅进化论“轰毁”的原因
第三节 “梯子”之论与20世纪30年代初鲁迅的青年观
第四节 鲁迅的青年观对《两地书》创作的影响
第二章 《两地书》针对原信的“去言情化”处理
节 “肉麻”与《两地书》的“去言情化”
一、“肉麻”的含义及其与“言情”的差异
二、《两地书》“去言情化”的原因与动机
第二节 “言情”的尺度:鲁迅的含蓄与许广平的热烈
一、鲁迅的含蓄传情及其在初版本中的改写
二、许广平的热烈示爱及其在初版本中的改写
第三节 “言情”的消隐:初版本与原信首末称谓语的差异
一、初版本 集首末称谓语与原信的比较
二、初版本第二集首末称谓语与原信的比较
三、初版本第三集首末称谓语与原信的比较
第四节 “言情”的遮蔽:初版本与原信在正文中的称谓变动
一、“孩子”及“傻孩子”的称谓变动
二、“乖弟弟”及“嫩弟弟”的称谓变动
三、“小刺猬”的称谓变动
四、“乖姑”的称谓变动
五、“小白象”的称谓变动
第三章 《两地书》针对原信的“去隐私化”处理
节 隐私的相对性和《两地书》的“去隐私化”内因
第二节 书信的著述化和《两地书》的“去隐私化”必然
第三节 对原信所涉隐私的三种处置路径
一、对原信隐私内容的删改操作——以林语堂隐私为例
二、对原信隐私内容的留存操作——以鲁迅隐私为例
三、对原信隐私内容的扩增操作——一以韦素园隐私为例
第四节 对原信所涉许广平隐私的删改处理
一、对许广平亲族隐私的删改
二、对许广平职场隐私的删改
三、对许广平生活隐私的删改
第四章 《两地书》针对原信的“礼貌化”处理
节 “尖刻”“刻毒”和鲁迅的“礼貌化”自觉
一、“尖刻”“刻毒”与鲁迅的精神脸谱
二、礼貌原则与《两地书》创作的“礼貌化”自觉
第二节 鲁迅原信中的厦大景象及其“礼貌化”
一、对厦大的批判及初版本中的“礼貌化”转换
二、对校长的批判及初版本中的“礼貌化”转换
三、对同事的批判及初版本中的“礼貌化”转换
第三节 《两地书》创作中“礼貌化”的三个维度
一、地域维度:地域歧见的“礼貌化”处理
二、阶层维度:校工称谓的“礼貌化”处理
三、年龄维度:青年议题的“礼貌化”处理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4.4¥6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偏见
¥19.0¥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4¥4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5¥3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8.1¥49.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西方哲学史
¥14.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自卑与超越
¥15.5¥39.8 -
乡土中国
¥13.5¥26.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8¥32.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9¥3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4.0¥36.8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22.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