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包邮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1星价 ¥41.3 (7.4折)
2星价¥41.3 定价¥5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60730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4
  • 出版时间:2024-01-01
  • 条形码:9787010260730 ; 978-7-01-026073-0

内容简介

本书以现代性研究缘起及相关概念为切入点,关注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现实基础、理论基础,揭示其现代性批判的逻辑架构,指出其批判领域从政治经济延展至社会现实,同时不回避其批判特点及限度,探讨了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对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价值,对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价值等问题作出思考与回应。本书从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对马克思的文本进行深入开掘,力图在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视野下揭示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理论旨趣。

目录

前言 绪论 一、现代性问题的缘起 二、现代性论争 三、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凸显 **章现代性与现代性批判 一、现代性研究的缘起及相关概念 二、现代性的特征 三、西方现代性的反话语 第二章社会政治现实: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基础 一、现代生产与现代性的关系 二、市民社会:马克思现代性批判关注的现实 第三章从自我意识到异化: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全面展开 一、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批判的核心概念——人的类本质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异化:现代性状况 第四章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特点及其限度 一、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特点 二、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限度 第五章马克思与当代社会性话语的对话 一、当代思想对话的基础与途径 二、马克思与福柯:资本、权力与现代性 三、马克思与哈贝马斯:社会总体与领域分化 第六章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对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价值 一、马克思关于超越现代性的理论主旨 二、对资本主义现代性自由的超越 三、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对当代社会的价值 第七章现代性中的“我”和“我们” 一、“我”的主体性建构基础:自我认识 二、“我”的主体性建构:自我实现 三、“我”的主体性建构目标:自主生活 四、超越现代性中的“我们”:“自由的共同体”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余艳,女,1979年8月生,陕西汉中人,法学博士,现为陕西理工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原理、民商法学。主持并完成省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关于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解读》《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理论含蕴及其建构路径》《从价值取向看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培育》等学术论文多篇,出版专著《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实践新探》(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曾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奖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