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斯塔夫·马勒系列:马勒与19世纪交响曲新解(精装)

古斯塔夫·马勒系列:马勒与19世纪交响曲新解(精装)

1星价 ¥82.6 (7.0折)
2星价¥82.6 定价¥11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873354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69
  • 出版时间:2024-10-01
  • 条形码:9787559873354 ; 978-7-5598-7335-4

本书特色

《马勒与19世纪交响曲新解》既是一部关于马勒交响曲的研究巨著,也是一部探讨19世纪交响曲创作中重要观念、理论、技法等诸多问题的“百科全书”!马勒的交响曲既宏大深刻,又抒情感人,宛如世界般丰富多样,其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研究话题。该书以马勒为中心,并从他辐射整个19世纪的交响曲创作,相互映照,互为补充,呈现了一个很好的论述方式。作者在书中提出的“音乐释经学”研究方法引人关注,由此所引发的思考与启发,定会对我国未来研究马勒及19世纪交响曲的走向带来积极的影响。我要热烈祝贺该书中译本的及时出版,也强烈推荐给马勒及交响曲的爱好者、研究者阅读和收藏此书!
——陈鸿铎(音乐学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著作等身的德国音乐学家康斯坦丁·弗洛罗斯这部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专著,通过“音乐释经学”,一种新颖而高阶且适于语义解读的音乐分析法,对马勒与19世纪交响曲,作了全面而客观的、有据而可验证的、突破而有说服力的深入解读。在新的高度上,以新的角度,重提或恢复了关于音乐作品之“标题”、“标题性”、“标题音乐”及其理解的永恒意义!作为弗洛罗斯马勒研究的“三部曲”之一,不仅有围绕作曲技术、体裁形式、标题内容方面的精当分析和比较判断,也有关于思想史、接受史、象征史、新标题交响音乐美学等方面的深入探讨和独到见解。既是技术的,也是方法的;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既是提问的,也是解答的。为人们透过层层表象而贴近马勒及其交响音乐创作的实质,拓宽了新视野,开辟了新途径。
——彭志敏(音乐分析学家、武汉音乐学院教授)
19世纪是交响曲的黄金时代,贝多芬创作的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交响曲启迪并激励浪漫一代作曲家不断探索这种大型器乐曲体裁的品格建构和音乐表达的可能性。作为重要的晚期浪漫主义作曲家,马勒在交响曲领域所展现的强劲创造力与音乐震撼堪称一个时代的艺术辉煌。弗洛罗斯从交响曲的艺术本质、体裁与形式意涵、音乐元素三个层面探究马勒交响曲的独创性与19世纪音乐传统的内在联系,深度诠释作曲家的个性化创造和音乐文脉延续的独特意义。这部内容丰实、见解独到的专著无疑是当代“马勒研究”的重要成果,它将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深入地理解马勒交响曲的艺术价值。
——孙国忠(音乐学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马勒与19世纪交响曲新解》既是一部关于马勒交响曲的研究巨著,也是一部探讨19世纪交响曲创作中重要观念、理论、技法等诸多问题的“百科全书”!马勒的交响曲既宏大深刻,又抒情感人,宛如世界般丰富多样,其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研究话题。该书以马勒为中心,并从他辐射整个19世纪的交响曲创作,相互映照,互为补充,呈现了一个很好的论述方式。作者在书中提出的“音乐释经学”研究方法引人关注,由此所引发的思考与启发,定会对我国未来研究马勒及19世纪交响曲的走向带来积极的影响。我要热烈祝贺该书中译本的及时出版,也强烈推荐给马勒及交响曲的爱好者、研究者阅读和收藏此书! ——陈鸿铎(音乐学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著作等身的德国音乐学家康斯坦丁·弗洛罗斯这部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专著,通过“音乐释经学”,一种新颖而高阶且适于语义解读的音乐分析法,对马勒与19世纪交响曲,作了全面而客观的、有据而可验证的、突破而有说服力的深入解读。在新的高度上,以新的角度,重提或恢复了关于音乐作品之“标题”、“标题性”、“标题音乐”及其理解的永恒意义!作为弗洛罗斯马勒研究的“三部曲”之一,不仅有围绕作曲技术、体裁形式、标题内容方面的精当分析和比较判断,也有关于思想史、接受史、象征史、新标题交响音乐美学等方面的深入探讨和独到见解。既是技术的,也是方法的;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既是提问的,也是解答的。为人们透过层层表象而贴近马勒及其交响音乐创作的实质,拓宽了新视野,开辟了新途径。 ——彭志敏(音乐分析学家、武汉音乐学院教授) 19世纪是交响曲的黄金时代,贝多芬创作的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交响曲启迪并激励浪漫一代作曲家不断探索这种大型器乐曲体裁的品格建构和音乐表达的可能性。作为重要的晚期浪漫主义作曲家,马勒在交响曲领域所展现的强劲创造力与音乐震撼堪称一个时代的艺术辉煌。弗洛罗斯从交响曲的艺术本质、体裁与形式意涵、音乐元素三个层面探究马勒交响曲的独创性与19世纪音乐传统的内在联系,深度诠释作曲家的个性化创造和音乐文脉延续的独特意义。这部内容丰实、见解独到的专著无疑是当代“马勒研究”的重要成果,它将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深入地理解马勒交响曲的艺术价值。 ——孙国忠(音乐学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德国著名音乐学家康斯坦丁·弗洛罗斯致力于在音乐作品的分析中融入更丰富、更复杂的人文内涵解读——《马勒与19世纪交响曲新解》即为例证。此书将马勒的交响曲创作置于19世纪以来音乐与文化的广阔发展语境中,深入挖掘和探讨了马勒的交响曲创作与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柏辽兹、李斯特、瓦格纳、布鲁克纳、柴可夫斯基、理查·施特劳斯等前辈和同代作曲家的深刻关联,并以独特视角考察马勒音乐中涉猎宣叙调、众赞歌、赞美诗、艺术歌曲、进行曲、葬礼音乐、田园曲、“远方的音乐”、谐谑曲、小步舞曲、连德勒舞曲、圆舞曲、自然与鸟鸣、呼叫与叹息、夜晚和睡眠、灾难和救赎、地狱和天堂等“音乐之内”和“音乐之外”诸多“表现母题”的技术手段与艺术用意,不仅为读者进一步理解马勒交响曲开辟了崭新的境界,也为音乐作品的研究拓展了值得借鉴的方法论途径。特此大力推荐! ——杨燕迪(音乐学家、音协西方音乐学会会长)

内容简介

德国音乐学家、马勒专家康斯坦丁·弗洛罗斯代表性研究成果,“古斯塔夫·马勒系列”第II卷。书中深入解读了马勒与19世纪交响曲的多重关系,将马勒的交响曲创作与贝多芬、舒伯特、布鲁克纳、瓦格纳、柏辽兹、李斯特等人的作品展开全面的比较分析,揭示了马勒交响曲的创作方法、思想及其艺术观念的来源,尤其指出标题性思维在马勒交响曲创作中的重要性,对于理解马勒交响曲作品乃至19世纪交响音乐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目录

**部分 交响曲创作的基础**章 马勒在历史上的地位 / 0031.“折衷主义者”还是原创天才? / 0042.布鲁克纳的继承者还是布鲁克纳的反对者? / 006第二章 贝多芬和交响乐的新流派 / 015第三章 关于贝多芬的接受史 / 020第四章 马勒的交响康塔塔观念 / 027第五章 对艺术歌曲作品的借用 / 0341.舒伯特、门德尔松和勃拉姆斯 / 0352.马勒借用歌曲的目的 / 037第六章 结构设计方面 / 0411.不同数量的乐章和排列方式—结构划分 / 0412.从贝多芬的“田园”、柏辽兹的“幻想”到马勒的“巨人”—一些五乐章的标题交响曲 / 044**部分 交响曲创作的基础 **章 马勒在历史上的地位 / 003 1.“折衷主义者”还是原创天才? / 004 2.布鲁克纳的继承者还是布鲁克纳的反对者? / 006 第二章 贝多芬和交响乐的新流派 / 015 第三章 关于贝多芬的接受史 / 020 第四章 马勒的交响康塔塔观念 / 027 第五章 对艺术歌曲作品的借用 / 034 1.舒伯特、门德尔松和勃拉姆斯 / 035 2.马勒借用歌曲的目的 / 037 第六章 结构设计方面 / 041 1.不同数量的乐章和排列方式—结构划分 / 041 2.从贝多芬的“田园”、柏辽兹的“幻想”到马勒的“巨人” —一些五乐章的标题交响曲 / 044 第七章 内容和形式:新美学的“轴心” / 050 第八章 套曲形式原则和标题性乐思 / 056 1.贝多芬 / 057 2.舒伯特和舒曼 / 058 3.柏辽兹 / 060 4.李斯特 / 062 5.李斯特《前奏曲》的音乐和标题的联系 / 065 6.布鲁克纳 / 069 7.柴可夫斯基 / 070 8.马勒 / 073 9.“闪回”:来自贝多芬、柏辽兹、布鲁克纳和马勒的交响曲的6个例子 / 075 第九章 音乐主题和“诗意思想” / 078 1.主题特征的变化和变形作为柏辽兹、李斯特和马勒的表现手法 / 078 2.对比主题叠置作为表现手段在柏辽兹、李斯特、布鲁克纳和马勒作品中的运用 / 081 第十章 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的梅菲斯特乐章:语义分析 / 088 1.主题和李斯特的变形技法 / 089 2.协奏曲《诅咒》作为梅菲斯特乐章的来源 / 095 3.“诅咒”作为梅菲斯特乐章的中心乐思 / 098 4.李斯特对“神秘的合唱”的设定 / 099 第二部分 交响曲的普遍性 第十一章 普遍特征 / 105 1.基本原理 / 106 2.关于阿多诺的“物质的形式理论”概念 / 108 第十二章 源于声乐的特征 / 110 1.独白部分:宣叙调和咏叹调 / 110 2.众赞歌:柏辽兹、门德尔松、李斯特、布鲁克纳、勃拉姆斯和马勒交响曲中这一体裁的意义 / 115 3.赞美诗:布鲁克纳、马勒、贝多芬、舒伯特和勃拉姆斯的赞美诗 / 129 4.艺术歌曲 / 133 第十三章 源于器乐的特征 / 138 1.进行曲和葬礼进行曲:在柏辽兹、李斯特、布鲁克纳和马勒交响曲中的意义 / 138 2.葬礼音乐:“像一个沉重的队伍” / 146 3.田园曲:贝多芬、柏辽兹、门德尔松、李斯特、比才、勃拉姆斯和马勒的田园曲 / 148 4.“远方的音乐”:远处的管弦乐队及其幻境 / 157 5.渐强和渐弱作为一种声音动态的形式构思(行进的音乐由远及近):来自莫扎特、贝多芬、柏辽兹、瓦格纳、比才、马勒和德彪西作品中的9个例子 / 166 第十四章 谐谑曲、谐谑的和舞曲特征 / 172 1.基本原理 / 172 2.小步舞曲:马勒、比才和李斯特的小步舞曲类型 / 178 3.连德勒:马勒作品中的两类连德勒 / 180 4.德奥圆舞曲与法式圆舞曲 / 184 第十五章 总结:根据特征得出的马勒《第三交响曲》**乐章的结构 / 187 第三部分 交响曲的元素 第十六章 音乐中的象征 / 193 1.概念阐释 / 194 2.舍林的象征概念 / 197 3.启发式方法 / 201 第十七章 鸟鸣的语义 / 204 1.作为“自然之声”的鸟鸣和声音 / 205 2.马勒和贝多芬的“溪边小景”中的鸟鸣 / 207 3.马勒和瓦格纳的“森林低语”中的鸟鸣 / 210 4.“夜之鸟” / 212 5.“死亡之鸟”:夜莺的歌声作为“尘世生命的回音” / 214 6.鸟歌坎蒂莱那、二重唱和音乐会 / 216 第十八章 基本动机 / 219 1.呼叫和信号 / 220 2.叹息动机:悲叹与哀号、痛苦动机、“尖叫” / 222 第十九章 下行动机和深渊象征 / 226 第二十章 夜晚和睡眠象征 / 229 第二十一章 撒旦和耶稣受难像:弗朗兹·李斯特的音乐及其精神世界的两极 / 234 1.李斯特对歌德的《浮士德》和但丁的《神曲》的偏爱 / 235 2.灾难与救赎的两极性 / 237 3.音乐中的魔鬼和“十字架的调性象征”:李斯特音乐中*重要的象征的语义 / 245 第二十二章 “从地狱到天堂”:神学—哲学动机 / 256 1.李斯特和马勒交响曲的哲学—诗学基本思想 / 256 2.李斯特、柴可夫斯基和马勒作品中的地狱动机和路西法动机 / 259 3.象征“天国”的“十字架的调性象征”在瓦格纳、马勒、布鲁克纳和柴可夫斯基作品中的应用 / 266 4.瓦格纳和马勒作品中的“永恒”动机 / 270 第二十三章 恐怖的音阶:全音阶的历史 / 272 第二十四章 主导节奏:死亡、命运和斗争的象征 / 278 1.贝多芬 / 279 2.李斯特 / 282 3.瓦格纳和布鲁克纳 / 288 4.施特劳斯 / 289 5.柴可夫斯基 / 291 6.马勒 / 293 第二十五章 主导音响:作为象征的特征和弦 / 296 1.瓦格纳、李斯特、马勒和施特劳斯作品中作为死亡象征的“阴森恐怖的”小三和弦 / 297 2.舒伯特、马勒、施特劳斯和勃拉姆斯作品中的大小调交替 / 302 3.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和马勒《第二交响曲》中的“恐怖号角” / 305 4.作为格言的四音和弦 / 308 5.马勒、舒伯特和施特劳斯作品高潮处的那不勒斯六和弦与不协和音 / 310 6.布鲁克纳的高潮设计 / 316 7.马勒《第十交响曲》柔板中的九音 / 319 8.“意外”的技法:贝多芬、柏辽兹、布鲁克纳和马勒作品中的“恐怖的音符” / 320 第二十六章 体鸣乐器的音响象征 / 323 1.关于音响象征的一般讨论 / 323 2.大锣在马勒、瓦格纳、李斯特、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勋伯格和贝尔格的作品中作为葬礼和恐怖的音响象征 / 325 3.柏辽兹、李斯特和施特劳斯作品中的管钟声 / 332 4.钟声是马勒作品中永恒的音响象征 / 334 5.钟琴的音响象征和色彩作用:作为“天使音乐”的声音道具 / 337 6.牛铃作为“超世独处”的音响象征 / 339 结语 / 342 关于马勒交响曲中标题的关联性(2011版增补) / 343 缩写词 / 350 参考文献 / 352 谱例列表 / 370 谱例 / 373 索引 / 454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康斯坦丁·弗洛罗斯,德国音乐学家,汉堡大学特聘教授、名誉教授,1999年,被雅典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汉堡音乐学年鉴》联合编辑,汉堡古斯塔夫·马勒协会主席,爱尔福特公益科学学院成员,理查德·瓦格纳协会名誉会员,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成员。德国音乐学的领军学者之一,致力于音乐学、文化和历史研究,出版22本著作并发表大量学术论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