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贻琦评传:永远的清华大学校长

包邮梅贻琦评传:永远的清华大学校长

1星价 ¥74.3 (7.5折)
2星价¥74.3 定价¥9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08610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24
  • 出版时间:2023-12-01
  • 条形码:9787513086103 ; 978-7-5130-8610-3

本书特色

探讨梅贻琦在艰难困苦的历史形势下融合中西,建构中国本土高等教育模式的艰辛努力呈现梅贻琦与清华大学的独特风格和丰厚思想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提供改革的深刻借鉴和现实启示

内容简介

本书以梅贻琦的人生经历为主线,深入挖掘这位清华大学主持者在大学教育管理、高等教育思想、办学治校方面的经验及智慧,展现一代教育家的卓越人生、教育抱负、办学成效以及人格魅力。 这本评传,不仅是对梅贻琦辉煌教育人生、卓越教育成就、高尚校长魅力以及博大奉献精神的记述,而且可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提供改革的深刻借鉴和现实启示。

目录

**章 事业起航:梅贻琦的早期人生岁月**节 家世与求学第二节 留学美国第三节 反哺清华第二章 才华初绽:清华大学的改革者**节 清华学校的困境第二节 清华学校教务长梅贻琦的成就第三节 清华大学校长任期的教育探索第三章 黄金时代:清华大学走向辉煌的奠基人**节 清华大学的师资建设与管理模式第二节 清华大学的学科建设第三节 清华大学的学校文化第四章 直面血与火:从长沙临时大学到西南联大**节 长沙临时大学创建的历史场域**章 事业起航:梅贻琦的早期人生岁月**节 家世与求学第二节 留学美国第三节 反哺清华第二章 才华初绽:清华大学的改革者**节 清华学校的困境第二节 清华学校教务长梅贻琦的成就第三节 清华大学校长任期的教育探索第三章 黄金时代:清华大学走向辉煌的奠基人**节 清华大学的师资建设与管理模式第二节 清华大学的学科建设第三节 清华大学的学校文化第四章 直面血与火:从长沙临时大学到西南联大**节 长沙临时大学创建的历史场域第二节 长沙临时大学第三节 西南联大的诞生第五章 中流砥柱:梅贻琦与西南联大的教育奇迹(上)**节 西南联大的办学精神第二节 西南联大教师队伍建设第六章 中流砥柱: 梅贻琦与西南联大的教育奇迹(下)**节 西南联大的教学活动第二节 西南联大的学术研究第三节 西南联大的校园文化第七章 复校的努力:辞别清华大学**节 西南联大回迁第二节 离乱岁月中的清华大学第八章 广博与深邃:梅贻琦的大学教育理念(上)**节 德智体美群劳诸育和谐发展第二节 服务社会第三节 勤俭治校第九章 广博与深邃:梅贻琦的大学教育理念(下)**节 大师论第二节 通才教育论第三节 学术自由论第四节 教授治校论第十章 尾声:永远的清华大学校长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吴洪成(1963—),男,浙江金华人。本、硕、博就读于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师从当代著名教育史学家陈学恂教授,于1991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曾任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教育系主任,教育史专业学科领衔人,重庆市“教育史重点课程”负责人。2004年调入河北大学。现为河北大学二级教授,教育史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教育史博士后流动站学术带头人,河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颜李学派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理事。目前已出版个人独立或合作学术著作30余部,发表学术专业论文近300篇,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3。研究领域:中国教育史、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学原理。 夏美奇(1995—),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现为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目前已发表相关专业学术论文多篇,硕士学位论文《小学高段群文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被评为2020年度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领域:中国教育史与教育学原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