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华留台作家研究(全面、细致、深入呈现马华留台文学的历史脉络与当下图景)

马华留台作家研究(全面、细致、深入呈现马华留台文学的历史脉络与当下图景)

1星价 ¥63.4 (7.2折)
2星价¥63.4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53165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20
  • 出版时间:2024-09-01
  • 条形码:9787522531656 ; 978-7-5225-3165-6

本书特色

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华留台作家研究”(16CZW41)成果,鉴定等级:良好。 2.深入中国台湾文学和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场域,构建了马华留台文学的历史脉络与当下图景。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来西亚留学/居留台湾的作家群为研究对象,对这一特殊的文学群体进行了细致、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厘清了马华作家的留台传统及其谱系生成演变的历史轨迹;引入“后离散”和“跨域散居”的视角来研究马华留台作家的“流动”和“文学生产”,考察了这个特殊的作家群对原乡、故乡、异乡的文学书写及其独特的美学风貌;细致解读以李永平、张贵兴、潘雨桐、黄锦树、陈大为等作家笔下的婆罗洲雨林书写、华人移民历史书写、当代华人族群创伤书写,星座诗社、神州诗社等“留台生”社团与台湾文学场域的互动共生,分析马华留台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如何处理台湾的日常经验。全书深入中国台湾文学和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场域,构建了马华留台文学的历史脉络与当下图景。

目录

目 录 001 绪论 “留台”:马华作家的跨域流动 001 一、命名及阐释:旅台、在台与留台 006 二、留台传统的生成及延续:冷战与全球化 015 三、文化回归、后离散与跨域散居:马华留台作家的价值 020 四、跨域之后:“乡”的流转及其书写实践 025 **章 马华留台作家的发展脉络(1953—1979) 028 **节 20 世纪50 年代:被忽视的马华留台作家前行代 035 第二节 20 世纪60 年代:星座、“流离的婆罗洲之子”及其他 041 第三节 20 世纪70 年代:神州诗社与“外文系”作家 051 第二章 马华留台作家的发展脉络(1980—2022) 051 **节 20 世纪80 年代:“两刊”“一社”“一奖”及其他 071 第二节 20 世纪90 年代:七字辈崛起的一代 085 第三节 21 世纪至今:“无名”中的等待 097 第三章 马华留台作家的婆罗洲书写 098 **节 潘雨桐:生态主义视域下的雨林书写 110 第二节 李永平:“月河三部曲”中的婆罗洲地景及其地方感 122 第三节 张贵兴:以地方性文化重建婆罗洲. 133 第四节 浪漫化及魔幻化:雨林美学反思 143 第四章 马华留台作家的族群创伤书写 144 **节 “前写实—现代主义者”的华人底层叙事 157 第二节 种族政治下华人混杂文化的断裂与延续 168 第三节 困惑与追问:跨域散居视域下的华人身份探寻 181 第五章 马华留台作家的华人历史叙事 182 **节 从个体、家族到族群:张贵兴小说中的多重历史 212 第二节 华人历史的多元化叙述及其深处的人性褶皱 226 第三节 “半式楚汉半式南洋”:陈大为诗歌的历史书写 241 第六章 马华留台生诗社的诗歌理念及其实践 244 **节 星座诗社与现代主义诗歌 254 第二节 大地诗社:“回归现实”与古典情怀 262 第三节 神州诗社与“文化中国” 275 第七章 马华留台作家的散居记忆及台湾经验书写 276 **节 李永平:台北作为繁华的乌托邦与堕落的恶托邦 282 第二节 钟怡雯:“物”叙事及其背后的跨域散居记忆 302 第三节 陈大为:“我把台北交给散文” 308 第四节 黄锦树:“念书教书的台湾经验” 317 结语 并不年轻的“麒麟” 323 附录 马华留台作家大事记年表 373 参考文献 409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温明明,文学博士,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著有《离境与跨界——在台马华文学研究(1963—2013)》《20世纪90年代马来西亚华文报纸与“新生代文学”》(与王列耀教授合著)。近年在《文学评论》《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一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