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叙事传统比较研究·关键词卷

包邮中西叙事传统比较研究·关键词卷

1星价 ¥94.7 (7.4折)
2星价¥94.7 定价¥1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354117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8
  • 出版时间:2024-10-01
  • 条形码:9787301354117 ; 978-7-301-35411-7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作者队伍强大,总主编傅修延教授在叙事学领域深耕多年。

内容简介

本书秉持“中西互衬”“以西映中”的研究立场,以“叙事”“表述”“重复”“不可靠叙述”“叙事结构”“人物”“叙事阅读”“叙事声音”“叙事反讽”“叙事空白”“音景”“聆察”等有代表性的关键词为考察对象,紧密结合中外文艺经典中的大量事例,对这些关键词的结构形态、发展流变、知识特点与文化蕴涵等进行系统梳理,旨在挖掘中国叙事理论概念术语背后潜藏的文化传统,总结中西叙事现象的某些普遍规律,在此基础上,尝试创设若干新的概念范畴以期有利于描述与阐释日益复杂的叙事现象。

目录

**章问题、目标和突破口:中西叙事传统比较研究谫论**节问题第二节目标第三节突破口**节为何比较:烛照盲区与深化理解第二节以何比较:作为“文化”与“事件”的关键词第三节如何比较:立场原则与主要方法**节传统第二节叙事传统第三节叙事传统与“讲好中国故事”**节良好的开端第二节几种有代表性的叙事形式与倾向第三节发展、创新与继承结语**章问题、目标和突破口:中西叙事传统比较研究谫论**节问题第二节目标第三节突破口 第二章关键词:中西叙事理论比较研究的新路径**节为何比较:烛照盲区与深化理解第二节以何比较:作为“文化”与“事件”的关键词第三节如何比较:立场原则与主要方法 第三章论叙事传统**节传统第二节叙事传统第三节叙事传统与“讲好中国故事” 第四章论西方叙事传统**节良好的开端第二节几种有代表性的叙事形式与倾向第三节发展、创新与继承结语 第五章叙事**节“记录”与“编制”第二节“慕史”与“崇虚” 第六章表述**节综述第二节表述的发展过程第三节表述的内外结构第四节表述在巴赫金理论体系中的地位:衔接各理论的桥梁 目录//中西叙事传统比较研究·关键词卷第七章重复**节重复与人类语言的伴生关系第二节文学中的重复及其叙事功能第三节重复与克里斯玛特质的形成第四节重复在疏离中的发展结语 第八章不可靠叙述**节西方的不可靠叙述观:修辞、认知与综合第二节国内的不可靠叙述研究:引进、拓展与深化 第九章叙述结构**节在结构主义浪潮中理解“结构”第二节结构主义在中国的接受第三节从“缀事”到“章回”第四节从“线性结构”到“心理结构”第五节被“解构”的“结构” 第十章人物**节西方叙事传统中的人物理论第二节中国叙事传统中的人物理论结语:“人有人的作用” 第十一章叙事阅读**节伦理性本位与关系性范型第二节崇“听”传统与科学精神 第三节听觉意味与视觉倚重 第十二章叙述声音**节声音与叙述声音:几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二节倾听文本中的叙述声音 第十三章叙事反讽**节反讽概念第二节叙事者与反讽第三节叙事“跨层”与反讽第四节叙事进程与反讽 第十四章叙事空白**节叙事空白的界定第二节叙事空白的本质第三节叙事空白的运作机制第四节叙事空白的价值结语 第十五章音景**节音景:故事背景上的声音幕布第二节不仅仅是幕布:音景的反转与“声音帝国主义”第三节音景何以不可或缺:拟声种种及人类本能 第十六章聆察**节“耳睑”开启“觉有声”第二节“消极的能力”第三节“*大的好客就是倾听”第四节倾听作品中的声音 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傅修延总主编 刘亚律等著总主编傅修延,文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会议评审专家,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会长。专著《济慈诗歌与诗论的现代价值》入选2013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专著《中国叙事学》和论文《元叙事与太阳神话》获人文社科奖二等奖与三等奖,主持过五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重点与重大各一),七次获得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刘亚律,四川大学文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