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中国杧果主栽品种果实挥发性成分鉴定

- ISBN:978751167041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96
- 出版时间:2024-08-01
- 条形码:9787511670410 ; 978-7-5116-7041-0
内容简介
水果的品质是由它们的味道和颜色决定的。当不同品种供比较时,风味,即香气、味道和质地的结合,是决定水果市场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通常,挥发性成分构成了风味的主要部分,并赋予其可区分的特征。杧果是水果中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与其他水果相比气味特征明显,具有多样性,每个不同的品种都有其独特的气味,并且这些挥发性化合物的浓度相当高。目前,已经报道的杧果中的香味物质有400多种,其种类大致可分为单萜烯烃、倍半萜烃、氧化单萜烯、氧化倍半萜、酯类、内酯、呋喃酮、醛、醇、酸等。香气挥发物的种类和比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杧果的整体感官品质。
比较分析发现,在所有研究的品种中萜烯都是主要挥发性物质,并且不同品种之间萜烯化合物存在重要且明显的差异。
除了品种外,杧果果实的香气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杧果采收的时间会影响果实的香气,较晚收获的果实中所含萜烯较少。在采收后,若杧果通风不良会使果实中萜类物质发生降解,低温和气调贮藏的气体组成等也会影响杧果香气的产生。杧果果实成熟过程中会合成大量挥发性物质,这是乙烯调控的结果,挥发性成分在表皮和果肉中积累,可以改善水果的香气和风味。
目前,关于杧果香气的研究一方面侧重于各个品种的挥发性成分的鉴定和分析,另一方面侧重于研究香气的实际应用,缺少较为系统对国内杧果主产区主栽品种的挥发性成分鉴定。2019-2021年,本研究利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技术,分析了海南、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我国杧果主产区主栽杧果品种及种质资源果实的挥发性成分,共涉及176份样品(174份熟果,2份青果)。通过多地的检测,基本明确了我国杧果主栽品种和部分种质资源果实的挥发性成分特征,可供从事杧果育种的科技工作者参考,并为杧果香气育种工作提供协助。
目录
作者简介
丛汉卿,男,博士,助理研究员。2012年毕业于海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获博士学位,曾从事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检测及基因挖掘工作,现主要从事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基因挖掘与果树学相关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参与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3项;主持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已结题;发表论文13篇,获国家发明专利(前2完成人),出版专著一部(主著)。
-
流行草花图鉴
¥4.8¥13.0 -
马蹄实用栽培和加工技术
¥12.8¥32.8 -
药用植物图鉴
¥29.3¥45.0 -
南瓜栽培新技术
¥3.2¥7.5 -
禽病鉴别诊断与防治-(第2版 )
¥4.5¥11.0 -
小浆果栽培技术
¥6.1¥19.0 -
现代花卉园艺学原理与切花百合生产技术
¥11.0¥37.0 -
玉米生产技术大全(第二版)
¥50.6¥80.0 -
中国畜禽种业发展报告2024
¥75.6¥120.0 -
农业推广
¥41.1¥68.0 -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体系构建及投入机制研究——以典型稻麦区为例
¥66.0¥100.0 -
药食同源中药材实用栽培技术
¥31.8¥54.0 -
现代糯高粱绿色生产技术
¥34.6¥60.0 -
土壤农化分析 第三版
¥37.3¥55.0 -
高粱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34.7¥45.0 -
大豆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
¥22.0¥35.0 -
玉米绿色生产技术
¥22.0¥35.0 -
现代农业种植技术
¥49.4¥88.0 -
常见树木图鉴
¥14.0¥48.0 -
游动的宝石——锦鲤
¥67.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