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黄杨木雕:渊源流变与创新传承

上海黄杨木雕:渊源流变与创新传承

1星价 ¥40.8 (6.0折)
2星价¥40.8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1330964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24
  • 出版时间:2024-08-01
  • 条形码:9787313309648 ; 978-7-313-30964-8

内容简介

新中国成立后,以工艺美术为代表的一批传统工艺得到恢复和发展,并在出口创汇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为当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上海黄杨木雕便是其中*为代表性的传统工艺品种之一。本书稿着眼于史料和实物分析视角,分为上、中、下三篇。从理论层面阐释上海黄杨木雕产生、发展、传承、衰落和抢救性记录与数字化保护,并对上海黄杨木雕的田野文献、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作品、代表性传承人口述记录、抢救性自建数据库以及博物馆、档案馆文献记载等珍贵资料,按照体系模块化进行了整合梳理,共收录20世纪60年代上海工艺美术学校黄杨木雕班学生作品131件,传承人代表作品230件,报纸报道与档案文献97条,不仅探索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性传承的新路径、新方法,为广大读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一种动态更新的“活的”上海黄杨木雕文化资源展示平台,基本实现了该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永久性保存和抢救性记录,还对丰富、传承上海非遗品类,增加上海市民民族文化认同感、文化凝聚力,以及提升上海文化软实力、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目录

上篇 **章 黄杨木雕历史溯源 **节 黄杨木雕源流考 第二节 黄杨木雕用途分类 第三节 黄杨木雕主要产区 第二章 土山湾孤儿院与上海黄杨木雕艺术的孕育 **节 土山湾孤儿院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土山湾孤儿院的机构设置与培养模式 第三章 上海黄杨木雕艺术风格的确立——以徐宝庆为代表 节 学习积累阶段(1933-1944年) 第二节 风格雏形阶段(1945-1957年) 第三节 艺术创作高峰时期(1958-1966年) 第四节 徐宝庆艺术创作“ 第二春”(1977-1987年) 第五节 生命不息,雕刻不止(1988-2008年) 第四章 上海黄杨木雕与乐清黄杨木雕渊源流变 节 两地木雕风格对比 第二节 两地艺人互通有无 中篇 第五章 上海黄杨木雕的选材、刀具与工艺流程 节 选材 第二节 刀具 第三节 工艺流程 第四节 工艺特色 第六章 上海黄杨木雕的发展 节 社会主义手工业改造背景下的上海黄杨木雕 第二节 革命历史题材铸就上海黄杨木雕的兴盛 第七章 上海黄杨木雕教育历程与传承方式 节 上海黄杨木雕教育历程 第二节 上海黄杨木雕代际传承方式 第八章 上海黄杨木雕发展现状 节 上海黄杨木雕的衰落 第二节 上海黄杨木雕现状 第三节 亲历者口述 下篇 第九章 上海黄杨木雕抢救性记录与数字化保护 节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概述 第二节 上海黄杨木雕抢救性记录与数字化保护方式 第十章 数字人文视角下上海黄杨木雕创新传承方式 节 上海黄杨木雕专题数据库构建 第二节 数字科技赋能下上海黄杨木雕“文化记忆”建构设想 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中华,女,1974年生,美术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馆员。现任职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担任《创意设计源》执行主编。主要从事民间美术资源理论与实践研究。曾先后荣获“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称号、上海市高校图工委“优秀馆长”等荣誉称号。公开发表了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了《宁波朱金漆木雕文献溯源》《“十里红妆”文献溯源》两部学术专著,研究成果获浙江省高校图工委二等奖、宁波市教育规划科研成果三等奖各一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