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版)自然描写与中古诗歌语言演进研究

包邮(社版)自然描写与中古诗歌语言演进研究

1星价 ¥47.8 (6.1折)
2星价¥47.8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41539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8
  • 出版时间:暂无
  • 条形码:9787224153996 ; 978-7-224-15399-6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作者为西安邮电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刘燕歌。书稿论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山水自然描写在诗歌中的演进变化, 及其对诗歌语言的丰富性和形象性、诗歌的抒情基质和审美格调发挥的作用。书稿的价值主要在于从人与自然、诗与自然的维度出发, 在审视诗歌文体语言艺术发展的前提之下, 阐释自然描写所承载的诗性语言质素及它在中古诗歌抒情模式变化和审美效应生发方面的特殊意义。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理论方法 **章 中古诗歌自然描写的语辞琢炼 **节 物象名词张力的凸显 一、物昭晰而互进:物象名词的基本形态 二、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物象名词的新异形态 三、物象呈现与遣言贵妍的形式追求 第二节 动词新准特点的强化 一、魏晋诗歌写景动词的惰性特点 二、南朝诗歌写景动词琢炼的求新旨趣 第三节 数词意涵的扩张 一、彰显数词写景抒情的感性意趣 二、庾信诗歌经营数词的语言造诣 第四节 双声叠韵与叠音词音义兼美语言效果的延伸 第五节 副词对诗歌内在肌理的细化 第二章 中古五言诗自然描写的句式经营 节 五言诗写景句的句式发展 一、中古五言诗句式发展趋于精健的整体特点 二、“二一二”句式在南朝五言诗景物描写中的标志意义 三、“二三”结构景句在南朝五言诗中的无限活力 四、南朝五言诗运用“动宾/介宾”结构营造婉曲景句的形式追求 第二节 五言诗写景句的对仗艺术 第三章 中古诗歌自然意象的营构 节 魏晋诗歌自然意象的移情与象征特点 一、敷染情感色彩的移情意象 二、具有符号功能的象征意象 第二节 南朝诗歌意象圆融的语言经营 一、写景意识的萌生与自然意象的语言变化 二、写景的全面渗透与自然意象的精炼 三、齐梁陈诗歌对意象内蕴美的掘发 第四章 中古诗歌情景结构的经营 节 魏晋抒情诗由松散渐至有序的结构变化 第二节 宋齐山水诗章 法由绵密趋向简约的结构示范 第三节 梁陈诗歌情景结构趋向近体诗的端倪 第五章 两汉魏晋赋自然描写语言对南朝诗歌的浸润 节 汉赋自然描写语言对南朝诗歌的影响 一、汉赋写景模式对南朝诗歌的启发 二、汉赋自然描写语言对南朝诗歌的沾溉 第二节 魏晋赋自然描写与南朝诗歌的传承关系 一、题材上的前后接续 二、语言上的广泛渗透 三、诗赋共同的尚辞追求 第六章 中古诗歌自然描写语言艺术散论 节 中古闺情诗自然描写的隐喻意象与女性化特征 一、闺情诗的感物传统 二、中古闺情诗自然描写的隐喻意象 三、南朝闺情诗自然描写的女性化特征 第二节 南朝诗歌的写“影”风气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燕歌,2007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10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安邮电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明清陕西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自然描写与中古诗歌语言演进研究”、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云起阁诗集》点校”等科研课题10余项。独立编著《国文鉴赏(古代编)》(西北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整理点校明人诗集《屿浮阁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等。在《中国文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中国韵文学刊》《古典文学知识》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