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013829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60
  • 出版时间:2024-10-01
  • 条形码:9787220138294 ; 978-7-220-13829-4

本书特色

《我的1980》,一部穿梭时光的文学之旅,一次心灵的觉醒和探索。 一段历史的回响,回荡着80年代的朝气与探索。
一份记忆的邀约,引领我们重温那个时代的激情与梦想。
一章思想的独白,记录着知识浪潮中的困惑与顿悟。
翻开《我的1980》,您将遇见: 校园里的先生们,几代同堂,智慧的光芒照亮求知的渴望。
初为人师的体验,乡村的鲁迅,讲述着教与学的温馨故事。
学人随笔的风采,启蒙的记忆,展现着思想与情感的深度对话。
《我的1980》,不仅是作者的私人记忆,它是我们共同的寻路记,是一代人的青春印记,是历史的见证,是时代的回声。

内容简介

重温1980年代。在蒙学、求学、游学和学人的故事中,感受历史的脉动与社会的变迁。这不仅是一段段个人成长的轨迹,更是时代记忆的珍贵镌刻。本书是李怡教授的散文随笔集,是“60后学人随笔”丛书的一本,是一部反映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社会变迁与个人成长的散文集。本书分为“1980年代的师大校园”“蒙学记”“教学记”“学人记”等主题,讲述人生故事。书中不仅透视了历史的演变,也记录了个人思想与情感的历程,为那个时代和生命的成长留下了值得玩味的记忆。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读者能够感受到80年代中国社会的脉动,以及那一代人对知识、文化和理想的追求。这部作品不仅是作者个人的历史记忆,也是那个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共同记忆。

目录

目录 序一我们共同的寻路记 /阿来 序二走出象牙塔的历史抒情 /丁帆 1980年代师大校园里的先生们 几代先生同堂的1980 昂首穿行在校园的老师们 导师王富仁 双子座蓝棣之 学生活动中的老师 那时的班主任和校长 生气勃勃的研究生老师群 我们都是“研究生” 师大的真性情 蒙 学 记 文学如水 我在露天看电影 读图的记忆 声音的启蒙 我的科幻我的梦 初为人师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我的**批弟子 乡村的鲁迅 学人随笔 王得后:“立人”的脉络 张恩和:永远属于师大校园 王富仁:启蒙的记忆 钱理群:“活中国”的姿态 刘纳:历史的意义与学术的魅力 吴福辉:学者的趣味和气质 陈平原:学术逻辑中的情感关怀 杨义:“大文学”史观的重启和实践 冯铁:遥远的怀念 为我们自己的人生作传——代后记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书评作者:罗伟章,作家,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四川文学》主编 他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的光——读李怡随笔集《我的1980》
说到李怡,总给我年高德勋的印象。德勋不论,年龄上,他其实只比我稍长,且红头花色,显得非常年轻,让我先入为主地产生那种印象,全是因为他作为学者,成就斐然。
这部“学人随笔”集《我的1980》,让我窥探到了他的心路,识别出了李怡何以成为李怡。该书分4个单元:回忆先生、蒙学记事、初为人师、学人随笔。4个单元贯穿着一个隐晦而敞亮的主题:立人。
要立人,先得从“人”的意义上去立论。因此,首当其冲的,是关乎个体生命,是个体生命的觉醒和成长:一扇一扇地,把门窗打开,瞭望旷野;然后,跨过门槛,走向旷野;再后,融入大地,成为旷野。至此,个体生命就与宏大叙事实现水与水的奔赴,“立人”便不仅成为可能,还成为必然。
李怡身上有一种痴迷,从孩提时代对小人书的迷恋,到高校时代对大问题的执着,都注定了他将在优秀和平庸之间,立下界碑。痴迷之外,是自觉。我们常讲,人生面临诸多选择,而实际上,知道选择可说微乎其微,多数人是被推着走,叫“顺其自然”,尽管谁也说不清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然”。能选择已然可贵,能超越实用主义,自觉选择,则是志向宣言,是受到理想之光的眷顾。李怡在书中,清晰地描述了他被照亮并做出决定的那一刻。
自觉之外,是坚守。坚守这个词我向来慎用,许多时候,它并非一个好词,你坚守的可能没有价值,即使有,你可能没能从中获得自我生命的大欢喜、大自在。到时候,就算取得了一些成绩,或许只是技能性的,与生命本体无关,更与“立人”无关。
但李怡的坚守另当别论,在他那里,选择和坚守,都是为了展开自我,塑造自我,完成自我,将学术和生命打通,铸就创造品格。达成这一目标的利器,是且行且喜、久久为功的精神探索。坚守之外,是清醒。李怡是骄傲的,他有骄傲的本钱,念本科时就有论文在名刊发表,且策划了众多文学活动。但他把骄傲克制着,压抑着,消解着,他知道,未知的领域是如此广大,遗憾和缺失又是如此繁多。
这层层递进,说的都是“立人”。书中多次谈及鲁迅,鲁迅的“立人”之功,被李怡的导师发掘,也被李怡深深认同和接纳,并成为他的学术信仰。而信仰的生发地,依然要回到生命本身。基于这样的本体论认识,使李怡在源头,也在潮头。
学人分为两种,一是照着讲,一是接着讲。两种学人都值得尊敬。没有照着讲,我们将被笼罩;没有接着讲,我们将被禁锢。李怡的自觉与清醒,使他成为一个既能照着讲又能接着讲的人。他的很多学术观念,都有深厚的根基,又有阔壮的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喷涌着生长的能量。
我很庆幸的是,书中的一篇,刚在《四川文学》发表,写他初为人师的经历。但这部书*让我沉醉和动容的部分,也是本书的主要部分,是他状写的1980年代北师大的先生们,那种宏深包含,那种平民本色,那种师生同体,那种宽博情怀,那种立人心志……无不让人景仰。
他笔下的先生,在学术成就和精神人格之间,先确立后者。事实上,也只有对后者的确立,才能保证前者的有效性。学术不是抽象演绎,学术肩负着启蒙的使命。“启蒙”之议一度被严厉批评,认为是“自我典范”的单向指证,暗含着知识分子的话语霸权。
这样说当然有一定道理,中国近代以来的启蒙实践,都有知识权利凌驾个人权利的倾向,说话人与听话人不沟通、不平等,因而不能互为主体——说话人是主体,是我说,你听,因而很可能陷入这样一种悖论:本是为了唤醒个人,却使之更深地迷失了自己。
可是,我们并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就抹杀了启蒙闪电般撕开黑暗的战绩。而且,当我们把启蒙定义为“对自我生命的唤醒”“对固有存在方式的反思和审视”,就引入了另一种境界。所谓固有,不仅指外在于自我的对象,还包括自我本身:跟自己对话,作自我反省,充盈自我灵魂,彪炳自我尊严,彰显自我价值,实现自我超越,让自己成为这人世间的增光者。
背后的支撑,正是内视性的精神探索和精神人格。缺失这两样,学术也好,创作也好,都将走向匮乏。鉴于此,李怡才认为,在精神风貌面前,连“才华”这个词也显得庸俗。
这当中,李怡是见证者,也是介入者,他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教化并*终让他成为那些先生中的一员。
读罢这部书,我也禁不住有了一番自我反省。我也是那前后进入大学,我念的重师大尽管不能与李怡念的北师大同日而语,但回想自身,当年何为?因为压力的陡然卸去,首先苏醒的是身体,当身体从头到脚醒过来,就毕业了。若叫我去写《我的1980》,又能写些什么呢?幸好是李怡写,他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的光,也能深切地去感悟和体察那束光对我们当今的意义。

作者简介

李怡,出生于重庆,求学于北京。先后任教于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四川大学,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著作《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作为方法的民国》《为了现代的人生》《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文史对话与大文学史观》《反抗虚无》等,近年从事散文创作,在《传记文学》《随笔》等处重述人生故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