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行为表现及教学案例研究 推理能力

包邮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行为表现及教学案例研究 推理能力

1星价 ¥45.7 (6.4折)
2星价¥45.7 定价¥71.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044478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0
  • 出版时间:2024-09-01
  • 条形码:9787576044478 ; 978-7-5760-4447-8

本书特色

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反映,在如何把握数学核心素养行为表现的内涵,如何分析具体内容对培养相关核心素养的作用,如何建立具体内容、内容主线与核心素养的关联,如何把握核心素养行为表现的水平层次,如何评价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等等问题上,都存在较大困难。为此,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了这套丛书,尝试通过建构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行为表现指标体系,将核心素养行为表现具体化,并通过典型案例解析行为表现的含义和水平层次,给出核心素养落实与课堂的教学策略与方

内容简介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丛书是针对初中阶段数学核心素养九大行为表现(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结合学习内容阐释其内涵,给出达成相关核心素养的行为表现样例,并以案例形式给出教学建议。本书的主要内容则是针对初中阶段数学核心素养主要行为表现——推理能力,结合学习内容阐释其内涵,给出达成相关核心素养的行为表现样例,并以案例的形式给出教学建议。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推理能力的内涵解读 1.1.1 什么是推理能力 1.1.2 推理能力的发展机制 1.1.3 初中生推理能力的特点 1.2 推理能力的行为表现 1.2.1 推理能力的行为指标 1.2.2 推理能力行为指标的案例解析 1.3 发展数学推理能力的教学策略 1.3.1 把推理能力的培养融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1.3.2 把推理能力的培养落实到不同内容领域之中 1.3.3 在培养推理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其他素养的相互融合 1.3.4 培养推理能力,要注意层次性和差异性 1.3.5 重视在一般观念统领下,开展单元整体教学 第2章 推理能力在“数与式”中的行为表现与案例解析 2.1 行为表现 2.1.1 课程内容与学业要求 2.1.2 分析框架 2.2 样例解析 2.2.1 有理数 2.2.2 实数 2.2.3 代数式 2.3 教学案例 2.3.1 单元教学设计:有理数的运算 2.3.2 课时教学设计:有理数的乘法 2.3.3 单元教学设计:整式的乘法 2.3.4 课时教学设计:同底数幂的乘法(第1课时) 2.4 教学策略 第3章 推理能力在“方程与不等式”中的行为表现与案例解析 3.1 行为表现 3.1.1 课程内容与学业要求 3.1.2 分析框架 3.2 样例解析 3.2.1 一次方程(组) 3.2.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2.3 一元二次方程 3.2.4 分式方程 3.3 教学案例 3.3.1 单元教学设计:一元一次方程 3.3.2 课时教学设计:等式的基本性质 3.3.3 单元教学设计:一元二次方程 3.3.4 课时教学设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3.4 教学策略 第4章 推理能力在“函数”中的行为表现与案例解析 4.1 行为表现 4.1.1 课程内容与学业要求 4.1.2 分析框架 4.2 样例解析 4.2.1 函数的概念 4.2.2 一次函数 4.2.3 二次函数 4.2.4 反比例函数 4.3 单元教学案例 4.3.1 单元教学设计:反比例函数 4.3.2 课时教学设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4.3.3 单元教学设计:二次函数 4.3.4 课时教学设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 4.4 教学策略 第5章 推理能力在“图形的性质”中的行为表现与案例解析 5.1 行为表现 5.1.1 课程内容与学业要求 5.1.2 分析框架 5.2 样例解析 5.2.1 点、线、面、角 5.2.2 相交线与平行线 5.2.3 三角形 5.2.4 四边形 5.2.5 圆 5.3 教学案例 5.3.1 单元教学设计:特殊三角形 5.3.2 课时教学设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5.3.3 课时教学设计: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5.4 教学策略 第6章 推理能力在“图形的变化”中的行为表现与案例解析 6.1 行为表现 6.1.1 课程内容与学业要求 6.1.2 分析框架 6.2 样例解析 6.2.1 图形的平移 6.2.2 图形的轴对称 6.2.3 图形的旋转 6.2.4 图形的相似 6.2.5 图形的投影 6.3 教学案例 6.3.1 单元教学设计:图形的运动 6.3.2 课时教学设计:图形的旋转 6.3.3 课时教学设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6.4 教学策略 第7章 推理能力在“图形与坐标”中的行为表现与案例解析 7.1 行为表现 7.1.1 课程内容与学业要求 7.1.2 分析框架 7.2 样例解析 7.2.1 图形的位置与坐标 7.2.2 图形的运动与坐标 7.3 教学案例 7.3.1 单元教学设计:平面直角坐标系 7.3.2 课时教学设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7.3.3 课时教学设计: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7.4 教学策略 第8章 推理能力在“统计与概率”中的行为表现与案例解析 8.1 行为表现 8.1.1 课程内容与学业要求 8.1.2 分析框架 8.2 样例解析 8.2.1 抽样与数据分析 8.2.2 随机事件的概率 8.3 教学案例 8.3.1 单元教学设计:抽样与数据分析 8.3.2 课时教学设计:平均数 8.3.3 单元教学设计: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 8.3.4 课时教学设计:概率的计算 8.4 教学策略 第9章 基于课程标准的“推理能力”水平测试 9.1 概述 9.2 测试工具 9.3 测试结果与讨论 9.3.1 七年级试题及测试结果分析 9.3.2 八年级试题及测试结果分析 9.3.3 九年级试题及测试结果分析 9.4 测评建议与教学建议 9.4.1 测评建议 9.4.2 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章建跃,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主编。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主任、 编辑。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著有《核心素养立意的高中数学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等十几部论著,发表论文近400篇。 鲍建生,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01版)起草小组成员和修订组成员(2018),《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修订组成员,上海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组成员。著有《数学教育研究导引(二)》 ,《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中学数学现代基础》,《教学的窗口:中学数学教学案例集》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