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早的汉语:甲骨文之前的汉语样貌

最早的汉语:甲骨文之前的汉语样貌

1星价 ¥81.0 (7.5折)
2星价¥81.0 定价¥10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52267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0
  • 出版时间:2024-10-01
  • 条形码:9787547522677 ; 978-7-5475-2267-7

内容简介

本书各篇分别从古代《尔雅》《诗经》《尚书》等文献汇集数据,包括联绵词、名物词、词头词、重言词、多音节人名、地名、国名、氏族名等现象,有些是穷尽式的,用语义关联、逻辑推理、计量统计和数学模型方法对演化过程加以论证,清晰地展现出论证结果的合理性和可信度。收入本集的还有三篇藏语材料和外语材料的讨论,同样表现了词长演变的主题。书稿价值之一是建立跨越甲骨文的汉语大历史观,对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渊源提供新思路。

目录

目 录 1 英汉术语对照表 1 缘起:汉语大历史观与史前语言样貌 1单音节和多音节 1.1 主题及其来源 1.2汉语“单音节词神话” 2 语言的古老样貌 2.1古老与起源:苏美尔语与甲骨文汉语 2.2 甲骨文汉语的词汇语音样貌 3语言始于造词 3.1协调知觉—发声技能 3.2 语言始于造词 3.3符号任意性之谜 3.4 人类 初怎样造词 3.5 批词效应 3.6造词方法和案例 4 语 言 基 因 4.1 什么是音节 4 .2非生物性语言基因 4.3 韵律作为语言习惯 5汉语大历史观 5.1大历史观的认知基础 5.2语言基因的可计算性 5.3汉语进化的位置 6 结 语:寻找语言学的中国原创理论 6 . 1从主题到环环相扣 6.2 算是有所解答的问题 6.3走中国道路 71 汉语重言词是哪儿来的?——从史前到《诗经》的三千年之谜 1 单字起始的不可能性与重言起源新假说 2基于用字分布的《诗经》重言分类 2 早的汉语 2.1 I 型:有重言而无单字 2.2 Ⅱ型:重言(字符)与单字同形 2.3 Ⅲ型:重言跟复音词用字同形 3 状貌词和表现形态作为重言产生的动因 3.1 重言词的描摹分类 3.2状貌词和表现形态理论 4 结语 附录1. 《诗经》中用于重言的单字在各种分布中的数量 附录2.《诗经》全部重言用字分类列表 107 单音节型语言演化的语音后果——从章太炎谜题谈起 1 引言 2从章太炎谜题谈起 3 从多音节词到单音节词 4从复辅音词到单辅音词 5 语 音 演 化 后 果 6 貌 似 回 归 127 王念孙的联绵词“天籁”说证 1 引言 2联绵词来源探索中的诸多矛盾 3 抑扬格词模式 4结语:世界语言大背景下的汉语 非独生怪胎 140 《尔雅》词汇形式证明汉语曾是多音节词语言 1 《尔雅》的单音节和双音节词汇 2 名物词的性质与演化形式 3早期汉语演化方向是从双音节词到单音节词 4结论:甲骨文时代以前的汉语是多音节词语言 154 汉语词头残迹印证早期汉语是多音节词语言 1 引 言 2词头词的性质 3词头词的渊源试论 171 《庄子 · 内篇》联绵词的单音节化 1 引言 2 《庄子 · 内篇》的联绵词及其变体形式 3《庄子 · 内篇》联绵词的单音节化 4 结语 185 汉语词形韵律结构的变化与上古君王人名长度的演进 1问题的起因 2 早期汉语词的韵律模式与人名材料 3 西周君王人名的长度变化 4 春秋战国诸侯国君王人名的长度及特征 5 结语 203 汉语是抑扬还是扬抑格词模式语言? 昆虫名的词形韵律结构变化的启示 1 理论备述 2 早期汉语多音节词的词形和词法 3 昆虫名的准词法类型和词形韵律结构 4 方言昆虫名的词法类型 5 结 语 234 音节的本质和元辅音性质新说 1音节的地位 1.1 音节从未获得语言学地位 1.2 音节的价值 2 困惑与出路 2.1 彼得 ·拉迪福吉德 2.2 费尔迪南 · 德 · 索绪尔 3 字母发明陷阱 3.1 文字和语言之间 3.2 音节表和字母表 4 音节的本质和定义 4.1 发音产生什么样的单位? 4.2 音姿与发音同步机制 4.3 音节的定义 5音节的性质和类型 5.1 元音是一种音节 5.2 辅音是不像音节的音节 5.3 音节的表示方法 5.4 划分音节的历史原则 6 结 语 270 词形结构进化与世界语言的多样性 1什么是词形结构 2词形结构进化的历史深度 3词形结构多样性的地理分布 4词形结构进化的偏移度量 5 结语:词形结构作为“语言基因” 附表:世界179种语言的名称和相关数据表 291 藏语ABA''B式状貌词与表现形态理论 1状貌词之谜 2结构与语音特征 3 词义倾向 4句法功能与缩略形式 5表现形态理论 6句法整合性 7谜团的初步解答 8 结 语 310 藏 语ABB式状貌词及其产生的理论根源 1 ABB的结构特征 2 ABB的语音特征 3 ABB的来源及其进化 4表现形态与ABB 进化的原因 5具身模拟:想象图景和命名 6 ABB的结构模板与自由性 7 ABB的句法功能 8 结 语 333 彩图附录 337 后 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江荻,博士,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现任江苏师范大学汉语和汉藏语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有:汉藏语言学、历史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藏语言文字。著有十数部专著和译著:《藏语语音史研究》《藏文字符研究》《义都语研究》《 语音学会手册》(译)等,主编 出版基金大型丛书《中国民族语言语法标注文本》20卷。在跨学科综合性期刊《中国科学通报》《中国社会科学》和专业领域期刊《计算机学报》《中国语文》《语言科学》《当代语言学》《方言》《民族语文》《中国藏学》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型》获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2003)和 科研成果奖(2004),《藏语词法和形态》获 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成果奖(2024)。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