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界面互动下的汉语情态表达模式研究

包邮语言界面互动下的汉语情态表达模式研究

1星价 ¥73.4 (6.8折)
2星价¥73.4 定价¥10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417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13
  • 出版时间:2024-10-01
  • 条形码:9787522741796 ; 978-7-5227-4179-6

内容简介

本书以汉语情态助动词为样本探讨汉语情态的表达模式问题。研究发现, 情态义不仅可以凭借助动词的词义直接表达, 也能通过由助动词参与下衍生于全句句义上的语用含义表达, 因此情态具备语义和语用的双重性质。情态义的表达过程除了需要借助语义要素外有时也需要语用要素的配合, 体现了语义和语用界面的双向互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也是民族思想的外衣, 情态语言所具备的丰富人文性色彩使我们有机会可以通过研究情态表达模式挖掘寓于情态语言下的人们认知思维特点。

目录

引言 章 情态概述 节 情态的研究历程 第二节 情态核心问题梳理 第三节 与“情态”有关的重要概念 第四节 情态的语义特点与内涵界定 第五节 关于动力情态地位的讨论 第二章 词表构建 节 样本提取 第二节 样本在多义上的句法特点 第三章 汉语语义情态的表达类型 节 语义性的认识情态 第二节 语义性的义务情态 第三节 对汉语环境情态类型的增补 第四节 语义性的能力情态 第五节 对汉语功能情态类型的增补 第六节 语义性的意愿情态 第八节 对汉语价值情态类型的增补 第四章 情态义的跨类衍生 节 由“能力功能义务勇气”衍生“认识” 第二节 由“义务”衍生“价值” 第三节 跨类衍生依据 第五章 基于非情态义衍生出的情态义 节 由“将来”和“评价”衍生“认识” 第二节 多层次的衍生依据 第三节 语用情态义的衍生理据 第六章 情态等级的语用性提升 节 由元等级的“能力”衍生高等级“善于” 第二节 提升依据 第七章 情态的表达条件 节 情态表达的语义条件 第二节 情态表达的语用条件 第八章 寓于情态表达中的人们认知思维特点 节 对“时空关系”的认识 第二节 从“Realis”到“Irrealis”的“事件框架” 第三节 对“省力”的追求 第四节 注重“直觉” 第五节 追求“礼貌”的交际价值 第六节 传统“中庸”哲学思想的体现 第九章 一些扩展性的问题与思考 节 情态与言语行为 第二节 关于情态的语用性表达 第三节 关于“言据性”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谢一,(1988—),男,河北保定人。现任职于南通大学文学院,主要从事语言学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202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在《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研究集刊》《励耘语言学刊》《汉语学习》《思想与文化》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