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723332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1
- 出版时间:2024-08-01
- 条形码:9787307233324 ; 978-7-307-23332-4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中国梦之中国精神》基础上重新修订而成。本次修订以中国精神为轴心,从纵横、内外、里与表等多个维度对中国精社进行透视。中国精神是中国作为一个国家体现的精神。它是中国社会客观存在的一种反映,是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发展的凝结,既是当代中国人精神面貌的一种反映,也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结果。
目录
**章 中国精神之概述
一、中国精神的概念
(一)中国
(二)精神
(三)中国精神
二、中国精神的内涵
(一)中国精神的提出
(二)中国精神的时代内涵
(三)中国精神的关系
三、中国精神的价值
(一)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二)提振精神状态的内在动力
(三)坚持中国道路的精神支撑
(四)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源泉
第二章 中国精神之演变
一、中国精神的起源
(一)先秦时期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
(三)宋元明清时期
二、中国精神的转型
(一)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二)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时期
(三)辛亥革命到封建专制制度终结时期
三、中国精神的新生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第三章 中国精神之特征
一、中国精神的比较特征
(一)与美国精神的比较
(二)与欧洲精神的比较
(三)与俄罗斯精神的比较
(四)与日本精神的比较
二、中国精神的内在特征
(一)中国精神的“民族性”
(二)中国精神的“政治性”
(三)中国精神的“道德性”
三、中国精神的独特贡献
(一)中国精神的时代价值
(二)中国精神的世界意义
第四章 中国精神之结构
一、精神结构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维度
(一)精神结构分析的理论基础
(二)精神结构分析的层序维度
(三)精神结构分析的时序维度
二、中国精神的内在结构
(一)超越时空的民族精神
(二)跨越寰宇的时代精神
(三)根植实践的主导精神
三、中国精神的结构关系
(一)中国精神的纵向关系
(二)中国精神的横向关系
(三)中国精神的层次关系
第五章 中国精神之灵魂
一、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精神的精华”
(一)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三)马克思主义对精神世界的构建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精神的指导地位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精神指导地位的理论逻辑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精神指导地位的实践逻辑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精神指导地位的价值逻辑
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价值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指导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
(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和时代
第六章 中国精神之支柱
一、共产主义的理想与追求
(一)奠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
(二)指向美好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三)实践于共产主义现实运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愿景
(一)形成于中国现实国情和社会主义实践
(二)内含理论、道路、制度、文化等多维内涵
(三)展开于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战略规划
三、理想信念的价值
(一)理想信念是国家进步发展的指航旗帜
(二)理想信念能激发人民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
(三)理想信念是民族凝心聚力的思想基础
(四)理想信念是提升精神境界的核心要素
第七章 中国精神之主干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提出
(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内涵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
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演进
(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内涵
(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时代价值
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精神的继承
(二)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成果
(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对中国精神的导引
第八章 中国精神之内核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内涵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内涵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征
(一)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二)普遍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三)民族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一)党委领导与政府主导的结合
(二)理论指导与公众倡导的融合
(三)制度督导与教育疏导的互补
(四)舆论引导与榜样先导的兼重
第九章 中国精神之基础
一、中国精神的基础性内容
(一)中国精神基础的构成
(二)中国精神基础的内部关系
(三)中国精神基础的价值
二、中国精神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内涵
(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本内容
(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本原则
(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中国精神的社会心理基础
(一)国民心态
(二)社会风尚
(三)文明习惯
第十章 中国精神之载体
一、中国精神的物质载体
(一)承载中国精神的自然条件
(二)承载中国精神的人造物
(三)承载中国精神的主要象征
二、中国精神的文化载体
(一)中国优秀文化
(二)中国优秀艺术
(三)中国优秀民俗文化
三、中国精神的精神载体
(一)中国哲学
(二)中国文学
(三)中国科学技术
四、中国精神的人物载体
(一)中国人的精神发展
(二)中国人的性格
(三)中国人的精神结构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佘双好,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兼任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主讲“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10多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多项成果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和国家教学成果奖励。系中央马工程主要成员,教育部新时代马工程教材主编,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万人计划”国家教学名师等,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4.4¥6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偏见
¥19.0¥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4¥4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5¥3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8.1¥49.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西方哲学史
¥14.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自卑与超越
¥15.5¥39.8 -
乡土中国
¥13.5¥26.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8¥32.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9¥3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4.0¥36.8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22.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