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23711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4
- 出版时间:2024-06-01
- 条形码:9787516237113 ; 978-7-5162-3711-3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与理论分析, 剖析舆情产生、扩大的原因, 哪些应对措施失当或者不妥。提出如何避免舆情, 出现舆情如何引导、弱化、化解等解决意见, 并通过详细分析成功处置的案例, 提供另一个视角的思考和化解方法, 使得处置舆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目录
一、人人都能当“记者”的时代
(一)公众通过网络发声所引发的奥情事件层出不穷
(二)舆情事件的特征:舆情越来越呈现出即时性、随机性、不可控性和无规律化特征
(三)是什么导致與情呈现多发态势
二、层出不穷的舆情和公关危机
(一)权力部门舆情事件
(二)与企业有关的舆情事件
(三)如何提前规避和防范舆情事件发生
三、一旦发生舆情,应该如何应对
(一)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及时止损,避免舆情和公共危机事件蔓延
(二)建立與情和危机公关制度,但不能公器私用
(三)不要急于“辟谣”,让 飞一会儿
(四)态度比事实 重要:放低身段,谦虚亲和
(五)积极配合媒体比与媒体记者对抗、交恶 有利
(六)实事求是胜过理由充分的辩白
(七)少说多做,不动声色地刷存在感
(八)借助舆论,获取发声机会,掌握舆论发声 权或争取获得舆论
同情
(九)沉着冷静,不要自乱阵脚
(十)重视“意见 ”的导向作用
(十一)危机公关中需要把握的人际关系的几个重要原则
四、如何与记者打交道
(一)坦诚开放、积极配合、实事求是
(二)要与记者交朋友,千万不能与记者交恶
(三)被采访者接待记者的正确姿态:站在记者角度考虑问题
(四)重视公民记者、自媒体的作用
五、如何举办新闻发布会
(一)新闻发布会的职能
(二)新闻发言人应该如何面对媒体
六、说给媒体的话
(一)媒体的尊严与记者的使命
(二)如何成为称职的编辑、记者
(三)不要单纯为了追求点击率、吸引粉丝而违背公序良俗和基本道德规范
(四)不要为了吸引眼球、提高收视率而恣意策划,甚至造假
(五)不要为了吸引眼球而在标题上哗众取宠,成为“标题党”
(六)隐性采访,务必自我设限
(七)对明星名人拍摄要慎重,不要进行恶俗炒作
(八)自媒体评论需注意言论尺度
(九)群体极化,不可推波助澜
附录
附录一:CNN 记者总结的30条采访艺术
附录二:电视制作的100条黄金准则
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自卑与超越
¥14.3¥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6¥36.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4.3¥39.8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6.2¥49.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2¥56.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性心理学
¥18.4¥5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4.9¥39.8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怪癖心理学:解读种种怪诞现象背后的心里秘密
¥12.2¥36.0 -
文言浅说
¥10.1¥24.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