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724118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75
- 出版时间:2024-11-01
- 条形码:9787307241183 ; 978-7-307-24118-3
内容简介
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且自西汉以来一直占据中国文化的主导地位,在中国文化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十分重要作用,故本书力图对如文化心理学进行系统挖掘建构。本书的主要内容选题的依据、缘由、目的和意义,儒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儒文化视界下的心理的概念与结构,儒文化心性论,儒文化精神,儒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儒文化的价值追求和美德,儒文化人格及其培养,儒文化心理化功,儒文化的自我实现,儒文化的社会适应与人的社会化心理等,儒文化心理的结构。
目录
**章 认识儒文化心理学
**节 研究儒文化心理学的缘由
第二节 儒与儒文化源考
第三节 文化与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第四节 儒文化心理学的基本含义及特征
第二章 “儒”字的文化心理内涵
**节 “人”字的文化心理内涵
第二节 “需”字的文化心理内涵分析
第三节 “儒”的文化心理
第三章 儒文化的心性论
**节 心性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儒文化心性论的基本思想及其特点
第四章 儒文化的积极心理学思想
**节 儒文化的主体自转化的积极心理学思想
第二节 儒文化的心理化功
第三节 儒文化积极的死亡管理思想
第五章 儒文化的德文化心理
**节 “德”在儒文化中的地位及其价值
第二节 基于字源的儒文化中“德”的含义
第三节 基于《易经》的儒文化中“德”的内涵
第四节 “德”的结构
第五节 儒文化中“德”的种类
第六章 儒文化智慧
**节 儒文化中为人处世的智慧
第二节 儒文化中处理困境的智慧
第三节 儒文化中身心保健智慧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炳全,现为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心理学教授,肇庆学院博学书院院长、肇庆学院心理科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广东新州六祖惠能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广东省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分会委员等。先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CSSCI 50余篇;主编或独著出版《高考心理指导》《教学心理与教学艺术》《在大学生活中走向成熟》等著作15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省级教学项目2项;曾获得省级科研奖励1项;获得“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奖多项。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文言浅说
¥11.0¥24.0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22.5¥49.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