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24339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11-01
  • 条形码:9787100243391 ; 978-7-100-24339-1

本书特色

本书聚焦社会学中国化这一议题,对晚清至今关注“社会学中国化”的重要学者展开了探讨研究。全书共九章,其中主体内容共七章,分别关注了严复、孙本文、吴文藻、费孝通、郑杭生、翟学伟、边燕杰七位学人的学术履历、思想背景、其社会学中国化思想及对中国社会学未来发展的探讨。全书架构完整、逻辑清晰。对于相关研究者、爱好者而言,本书提供了一份兼具针对性与概览性的指南。

内容简介

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历史,也是社会学中国化、本土化的探索实践历史。中国社会学自恢复学科至今,中国化、本土化真正成为从业者的明确共识和努力方向,并由此取得丰硕成果。 本书聚焦社会学中国化问题,围绕“何为化”“化什么”“怎么化”等基本理论问题,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性的社会学家,深入解析他们如何表达社会学中国化思想,又如何开展社会学中国化实践,进而阐明他们的思想主张与其实践行动之间的内在逻辑,以及不同学者的社会学中国化思想之间的分野关联。借助这样的“散点透视”,本书力图推动读者深思“社会学是什么”这一难题,进而深切理解中国社会学的学科特质。

目录

前 言绪 论 社会学中国化的思想资源**节 社会学中国化的肇始与实践表现第二节 社会学中国化的理念与内涵第三节 社会学中国化的传统社会思想资源小 结**章 严复译介群学与中国社会学发轫**节 严复的学术履历及其学术贡献第二节 严译群学的现实关怀与学科意识第三节 严复会通中西的群学译介第四节 中国化视野中的严译群学第二章 孙本文的社会学中国化思想及实践**节 孙本文社会学中国化思想及背景第二节 社会学中国化的学科原理与路径前 言 绪 论 社会学中国化的思想资源 **节 社会学中国化的肇始与实践表现 第二节 社会学中国化的理念与内涵 第三节 社会学中国化的传统社会思想资源 小 结 **章 严复译介群学与中国社会学发轫 **节 严复的学术履历及其学术贡献 第二节 严译群学的现实关怀与学科意识 第三节 严复会通中西的群学译介 第四节 中国化视野中的严译群学 第二章 孙本文的社会学中国化思想及实践 **节 孙本文社会学中国化思想及背景 第二节 社会学中国化的学科原理与路径 第三节 社会学中国化的实践目标 第三章 吴文藻的社会学中国化思想与实践 **节 吴文藻的学术履历及中国化主张 第二节 吴文藻社会学中国化的实践与愿景 第三节 吴文藻社会学中国化的内在理路 第四章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理论 **节 从深描到理论概括的乡土中国研究 第二节 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论 第三节 中国社会学的人文关怀 第四节 费孝通中国化社会学的建设成就 第五章 郑杭生社会运行论的中国化实践 **节 社会运行理论体系的有机构成 第二节 社会运行理论的历史思想视野 第三节 社会运行理论的文化禀赋 第六章 翟学伟的面子、人情与关系研究 **节 面子、 人情与关系的深层解析 第二节 面子、 人情与关系研究的社会学理路 第三节 面子、 人情与关系研究的中国化特色 第七章 边燕杰的社会学“中国化—国际化”探索 **节 社会学的国际化追求 第二节 实证研究的理论导向 第三节 关系社会学的本土特质与国际视域 第四节 “中国化—国际化”的辩证统一 结 语 社会学中国化的实践进程与特色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胡翼鹏,内蒙古察右中旗人,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思想史、社会学史、社会学理论的教学与科研,致力于探究20世纪以来中国乡土文化变迁中的民间社会思想,以及社会学的中国化、本土化实践进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