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120588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06-01
- 条形码:9787201205885 ; 978-7-201-20588-5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作者提出媒介工业将目标对准了家庭空间,并持续不断地渗透到家庭生活中,家庭成为媒介消费和使用的重要场所,家庭空间逐渐“媒介化”。本书选取“新年画”、有线广播、电视、互联网、智能家居等家用媒介作为研究对象,从中分析阐述了中国家庭空间的媒介化与社会生态、文化价值、人类主体等互相作用而产生的影响。本书在研究的过程中采用了深度访谈等形式,这也使得该书研究内容及成果更贴近我国现实语境,为学界提供了观察媒介发展的新视角。
目录
绪论一、研究背景与缘起二、文献综述三、研究问题四、研究意义与创新点说明五、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六、本书框架和章节概述**章 媒介化理论:理解媒介的新范式一、权力的“意向”;传播批判学派视野下的媒介观二、作为聚合物的媒介:物质性理论视野下的媒介观三、媒介化理论:理解媒介社会影响的新范式第二章 家国感的建立:技术入户与家庭空间政治化一、作为媒介的“新年画”:新中国成立初期家庭空间的视觉重构与政治认同二、听觉政治:广播入户与家庭空间中的声音景观绪论一、研究背景与缘起二、文献综述三、研究问题四、研究意义与创新点说明五、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六、本书框架和章节概述**章 媒介化理论:理解媒介的新范式一、权力的“意向”;传播批判学派视野下的媒介观二、作为聚合物的媒介:物质性理论视野下的媒介观三、媒介化理论:理解媒介社会影响的新范式第二章 家国感的建立:技术入户与家庭空间政治化一、作为媒介的“新年画”:新中国成立初期家庭空间的视觉重构与政治认同二、听觉政治:广播入户与家庭空间中的声音景观三、从厅堂到客厅:电视家居化与家庭仪式感的重塑四、自我的媒介化:文化政治视角下的家庭影像研究第三章 家庭工厂的形成:传媒技术与家庭空间的相互影响一、象征性经济:传媒技术的象征消费二、劳动边界的模糊:家庭空间的工厂化三、数字居家:“社区团购”与家户资源争夺第四章 家庭关系空间的媒介化:技术“神话”与物体间性逻辑一、媒介化生存:社会结构变迁中的家庭交往与技术使用二、重新理解智能家居:物体间性逻辑中的“人-物”关系重构与认识论转向三、再造共同体:电商平台与家庭关系的重塑四、“亲身”的消失:“宅”与公共空间的关系考察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一、作为场域的“家”:空间重塑与权力角逐二、“家”的意义延伸与家庭关系变动三、媒介技术与主体的驯化附录1:受访样本信息概述附录2:访谈大纲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文言浅说
¥11.0¥24.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9.5¥39.8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22.5¥49.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性心理学
¥26.7¥58.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44.0¥50.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21.0¥42.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16.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