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234641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11-01
  • 条形码:9787100234641 ; 978-7-100-23464-1

本书特色

《道德经》由老子所作,为道家思想之源,时在先秦诸子之先,而其玄理奥妙流传千年。万物之同者,道也;万物之别者,德也。“道”与“德”是书中的关键,自然与人是立论中的玄纽。正是其玄而又玄却万变可应的智慧使《道德经》长读不厌、久盛不衰。本书作者鲍鹏山,依王弼本而参酌诸家,条呈缕列,阐章释句,考辨异说,申明义理,取合成书,导于日用。经中的自然天道与社会价值由此而易解,道家的人生哲学与处世智慧因之而见深。

内容简介

本书是鲍鹏山教授对中国传统经典《道德经》的导读之作。鲍鹏山教授以通行的王弼本为底本,参校帛书甲乙本、郭店竹简本、河上公本等诸种本子,尽可能地保留和还原流传千年的《道德经》的文本形态。各章由原文、今译、注释、导读、链接和成语六个部分构成,严谨地选择、恰当地申说各家解说,有时也呈列数家相异之说,分别指其可取之处。全书旨趣分明,将老子的玄理阐释清楚,使读者能够用日常生活经验来理解,同时又不致把玄理浅薄化,保持了《道德经》的玄理高度。

目录

例言导言《道经》导读**章 道可道第二章 天下皆知第三章 不尚贤第四章 道冲第五章 天地不仁第六章 谷神第七章 天长地久第八章 上善若水第九章 持而盈之第十章 载营魄第十一章 三十辐例言 导言 《道经》导读 **章 道可道 第二章 天下皆知 第三章 不尚贤 第四章 道冲 第五章 天地不仁 第六章 谷神 第七章 天长地久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持而盈之 第十章 载营魄 第十一章 三十辐 第十二章 五色 第十三章 宠辱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 第十六章 致虚极 第十七章 太上 第十八章 大道废 第十九章 绝智弃辩 第二十章 唯之与呵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 第二十八章 知雄守雌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 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之器 第三十二章 道常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 《德经》导读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第三十九章 得一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 第四十三章 天下至柔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心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第五十三章 介然有知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 第六十章 治大国 第六十一章 大邦下流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 第六十六章 江海为百谷王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附录 附录一  《道德经》的编撰与成书(衣抚生) 附录二  《道德经》字数统计明细 附录三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鲍鹏山,文学博士、作家、学者。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文史馆馆员,央视《百家讲坛》《典籍里的中国》、上海电视台《东方大讲坛》、山东卫视《新杏坛》等栏目的主讲嘉宾。浦江学堂、花时间读书社、学商书院创办人。出版有《寂寞圣哲》、《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风流去》、《孔子传》、“水浒系列”(《鲍鹏山品水浒》《鲍鹏山新批水浒传》《江湖不远》)、“孔子三来”(《孔子如来》《孔子归来》《孔子原来》)、“经典导读系列”(《〈论语〉导读》《〈道德经〉导读》《〈大学〉〈中庸〉导读》《〈孟子〉导读》《〈孟子〉开讲》)等著作三十多部。《光明日报》、《中国周刊》、《美文》、《寻根》、《走进孔子》、《中学生阅读》(高中版)等多家报纸杂志的专栏作者。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